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阿爾茨海默可以治 中國原創新藥獲批

2019年11月4日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中國首個自主研發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新藥,這是近20年以來全球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首個新藥,可能成為全球最暢銷的藥物之一。

https://p.dw.com/p/3SPfm
Alzheimer Forschung
根據世衛組織的預測數據,到2050年,全球將會有1.5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Woita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藥監局周六晚些時候在網站上發表聲明稱,甘露特鈉膠囊以海藻中海洋寡糖類分子海洋褐藻為原料的,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症,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該藥物或許是唯一可能逆轉阿爾茨海默症的藥物。有估計數字顯示,全世界約5千萬痴呆症患者中有60%-70%患有阿爾茨海默症。

北京神經科醫生宋若欣(音譯)說出了許多同行的心聲:"經過了長久的黑暗時期,阿爾茨海默病終於看到了曙光。"不過她也來自表示,與疾病的"戰鬥還遠未結束"。

科研人員發現,經常食用海藻老年人患阿爾茨海默症的幾率相對較低,這給他們帶來啟發。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耿美玉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始尋找兩者之間可能的聯繫,1997年,他們在海藻中發現了一種獨特的糖分。不過他們並沒有預料到研製成藥需要超過20多年的時間。

目前,阿爾茨海默是一種無法治癒疾病。隨著腦細胞的退化,患者會出現重複說話的現象、之後會出現抑鬱、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嚴重時會忘記家人的面孔。根據世衛組織的預測數據,到2050年,全球將會有1.5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其中超過四分之一是中國患者。

阿爾茨海默症引起的大腦功能衰退可分為七個階段,這種新藥已被證明對第一到第四階段的情況有效,第四階段包括數字加減法有困難、回憶不起早餐吃了什麼、支付賬單種種細節。

每個人的大腦都會產生導致阿爾茨海默症的類澱粉蛋白(Amyloid)。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的哈斯(Christian Haass)說:"這也是為什麼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如此高的原因……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大腦擁有清理機制,可以清除包括它在內的許多垃圾。"但是老年人群體中,這一功能常常無法正常發揮作用。"

在過去的20年裡,製藥公司投資了數千億美元,大約有320種藥物臨床研究的藥物。只有5個可以緩解症狀的藥物被批准使用,但這些藥物並不能阻止腦細胞萎縮。

如何預防老年痴呆?

理論上的不確定性和不斷的失敗給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前景蒙上了陰影。強生、默克(Merck)和輝瑞(Pfizer)等製藥巨頭都因科研受挫而放棄項目。

路透社指出,中國正在加快創新藥物在國內的審批速度,給患者提供更多、更便宜的藥物選擇。與此同時,在這個迅速老齡化的國家,跨國製藥公司出售的慢性病治療藥物往往價格昂貴,不少人都在尋找性價比更高的替代藥物。

目前還不清楚中國政府批准這種藥物是否與美國在貿易和技術方面的持續競爭有關。就在幾天前,美國公司百健重新啟動了針對阿爾茨海默症新藥的研發工作,此前該公司曾因效果不佳而終止了兩項大型臨床試驗。

第一財經報導,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為"九期一",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症,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綠谷製藥董事長呂松濤透露,藥物即將投產,並於今年年末進入市場。他還表示,國際上一個抗體藥物如果做成的話,一年至少需要花費6萬美金,約42萬人民幣以上。他說:"我們肯定遠遠低於這個價格,國內市場現有藥物一個月1500元人民幣左右。"

醫生警告說,藥物不能治癒阿爾茨海默症的嚴重患者,從家裡走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幫助如廁或洗澡的患者。對於沒有表現出任何阿爾茨海默症狀的老年人,醫生也不會推薦將這種藥物作為預防之用,人們還不清楚藥物對大量臨床病人會產生的影響。

 

文木 / 夏立民(路透社,《南華早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