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教育

閒話德國:8年制還是9年制?

2017年5月17日

德國中產知識階層抗議高級文理中學縮短學制,認為改革扼殺了德國孩子的童年。真那麼邪乎嗎?專欄作者張丹紅認為這是一場典型的德國式討論。

https://p.dw.com/p/2csFN
Deutschland Protest gegen das G8 Gymnasium
德國多個地區都舉行過反對8年制的遊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Weigel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高級文理中學由9年改8年,中學畢業考試由此得到"超速考試"(Turbo-Abi)的別名。我一聽到這個名詞總忍不住笑 - 因為對德國人來說像高鐵一般的8年制對中國人來說不過是城裡舒適的觀光車。

當初大女兒在科隆讀高中時一周31節課,她在北京的表哥幾乎翻倍;課余時間女兒彈琴跳舞會朋友,表哥每天晚上在自習前"偷偷兒"打一會兒籃球;假期女兒隨著我們滿世界跑,可憐的表哥則是一個接一個的高考補習班。

一位在德國生活的中國朋友每隔一個學期就把他的兒子送到中國,讓他嘗嘗苦讀的滋味。在德國的學校,孩子則感覺像在休假 - 儘管他已經趕上8年制的時代。

全日制貨真價實嗎?

Deutschland Deutschunterricht im Gymnasium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Felix Kästle

請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並不希望德國照搬中國的教育體制。不過把眼光放寬一些,可能會對自己的"苦難"有新的認識。其實不用那麼遙遠,和法國比較一下也會有所啟發。法國的全日制學校是貨真價實的;而德國在實行8年制之後大肆鼓吹的全日制卻有造假的嫌疑。不是嗎?孩子們一周裡總有兩、三天中午就放學;或者下午在學校只是做作業。有的學校因此已經把"家庭作業"更名為"學校作業"。

可見,中學由9年改8年時,家長們有關孩子負擔將會加重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教育專家科勒(Olaf Köller)剛剛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對兩種學制進行對比。他的結論是:8年制的學生與從前的9年制學生相比,學習壓力沒有增加,課余活動沒有減少。因為教學內容也隨著學制縮短而被壓縮,每周課時只增加了兩、三節。沒有聽說學生的知識面因此而出現嚴重漏洞。

Deutschland DW Redakteurin Zhang Danhong
本文作者張丹紅圖片來源: V. Glasow/V. Vahlefeld

那麼為什麼德國的家長們那麼義憤填膺呢?這讓我想起臭名昭著的氯處理雞肉。德國人擔心一旦歐美自由貿易協定(TTIP)簽署,德國超市就將充斥這種雞肉。氯處理過的雞肉,想想就惡心,當然要抵制。因此我們上街遊行,堅決反對TTIP。其實並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氯處理雞肉有害健康。

罔顧事實的父母

"超速考試"聽著就很沉重,我們怎麼忍心強加給自己的孩子。至於有關的調查結果並沒有給我們的懷疑提供佐證,這對很多父母來說並不重要。在教育專家科勒看來,當事關自己孩子的時候,父母往往表現出"後事即時代"的特質。

不過學制改革者的期待也沒有完全兌現。很多高中生根本不打算早畢業、早讀大學並更早地創造GDP。他們更願意在高中期間去國外的學校逗留一段時間,回來留級一年;或在高中畢業之後去國外開闊眼界。我們生活在一個如此富裕的國家,孩子晚一年讀大學有什麼了不起呢?

換句話說,學制改革沒有帶來任何變化,既沒有使整個社會獲益,也沒有給個人帶來災難。當初由9年改8年純粹是畫蛇添足,但既然已經勞民傷財地縮短了學制,現在付出同等甚至可能更高的代價恢復9年制,將同樣毫無益處。

不過幾乎所有政黨都抱著類似的打算。沒有哪位政治人物還願意為那場曾被鼓吹為四十年來最大教育改革的學制變動站台。所有政黨都搖身變成了父母的貼心人。德國另類選擇黨、左翼黨和海盜黨(一個多麼令人奇怪的統一戰線)主張重回9年制的好時光;基社盟則已在巴伐利亞付諸於實踐;基民盟認為應當讓中學自己來決定。社民黨和綠黨則認為決定權應當掌握在孩子們手裡。北威州的綠黨籍教育部長羅爾曼(Sylvia Löhrmann)還打算讓該州的所有中學同時提供兩種學制。

在德國,教育是各聯邦州的職權範圍。東部的薩克斯和圖林根兩州在德國統一之後就拒絕引進西德的9年制;西南部的萊茵蘭-普法爾茨則壓根兒沒有做8年制的嘗試。

德國聯邦制的拼圖並不是這個自封的教育強國的唯一弊端。教育機會與父母收入的相關性、普通中學(Hauptschule)的高輟學率、遠離現實生活的教學內容以及意識形態化的"接納政策"(Inklusion,通常指殘疾兒童有權上普通學校),每個問題都值得單獨寫一篇專欄。至於中學生在8年還是9年後參加結業考試,這實在不是生活的核心問題。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