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開誠布公,更加明確地表達自己的利益」

2003年3月6日

中國兩會的召開和權力更迭,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本台記者當遠就此採訪了位於柏林的德國國際政治和安全研究所亞洲司主任,專門負責中國研究的瓦克爾博士。這一研究所是德國政府在外交決策重要咨詢機構,其觀點在德國具有相當的權威性。

https://p.dw.com/p/3M7q
十屆人大第一次會議3月5日在北京開幕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瓦克爾博士,您覺得本次人大會議召開的重要議題將會是什麼呢?

瓦克爾:

本屆人大的中心議題可能仍然是中央政府的機構改革問題。很多代表對政府機構的設置持有自己的看法,包括如何減少國家部委的數量,明確的權力劃分,以及設立新的代表國家對國有企業進行監督的委員會。

德國之聲:您對過去的一屆朱鎔基政府的功績如何評價?

瓦克爾:

總的來說,朱鎔基政府可以說是一個有所作為的政府。雖然說朱鎔基政府沒有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因為中國的情況十分複雜,但是朱鎔基開始著手尋找一些社會問題的答案。我認為這是很積極的。但是,也有本屆政府沒有克服的問題,比如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沿海地區和內陸省份的差距。但是這一差距並不一定是政府的錯。

現實情況是,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相比更容易吸引投資。所以我希望新一屆政府能夠更多地關心這一問題。在我看來,胡錦濤和作為朱鎔基接班人的溫家寶有解決這一問題的願望。

當然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這些差距還在不斷地加大。問題是,政府願不願意在這方面投資,不能說消除差距,而只能說使現有差距不再擴大。這需要有很大的投資。

這些資金應該用到最急需的地方,而不是盲目地用在維持已經十分不景氣的工業上。因為很多工業企業在市場上已經沒有任何的競爭能力。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並不是說中央政府不想消除這一差距,而是缺少消除這一差距的有效辦法。

德國之聲:您認為新一屆政府上台會有很大的政策變化嗎?

瓦克爾:

我覺得不會。我想,90年代時候的中國領導層內部達成共識的能力很強。也就是說,那些決策層的人對中國要走什麼樣的道路有一個基本的共識。我想,在許多領域政策上會有連續性。

德國之聲:國家主席江澤民將隱退,但是他沒有放棄他中央軍委主席的位置,這是為什麼呢?

瓦克爾:

作為國家主席,江澤民必須讓位,因為中國憲法規定只允許執政兩屆。但是他保留中央軍委主席的位置是想對中國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施加影響,因為中央軍委主席是中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中國新的一屆領導人在外交上還不太成熟,胡錦濤雖然進行過一系列的外事訪問,但是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外交經驗。江澤民不願意這樣隨便地放下自己的權力。

德國之聲:在和中國新的領導人交往時,您會向德國政府提什麼建議呢?

瓦克爾:

開誠布公,歐洲德國和中國要更加明確表達自己切身利益。要加強法制國家對話,要努力支持中國滿足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因為加入世貿以後,中國要滿足很多苛刻的條件。因此,德國要對中國的各種問題給予理解。德國應該支持中國建設成為法制國家,使中國不僅僅成為一個經濟強國,同時也成為世界上的一個重要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