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重要的是治理造成鄭筱萸現象的機制

石濤2007年7月10日

中國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前局長鄭筱萸因受賄罪和玩忽職守罪,被判處死刑,並於今天(7月10日)執行。公開資料顯示,鄭筱萸受賄六百多萬人民幣,為假藥發出批准文號。他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因經濟犯罪被判處死刑的第四位省部級以上的官員。德國之聲記者石濤針對鄭筱萸案以及由此而引發的中國反腐問題,採訪了國際透明組織亞太區項目專員廖燃。

https://p.dw.com/p/BEPU
鄭筱萸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以鄭筱萸六百多萬人民幣的受賄金額來看,判處死刑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您認為,鄭筱萸案件為什麼會受到如此關注呢?而他又為何會被處以極刑呢?

廖燃:鄭筱萸之所以被判處死刑,跟全國對醫療腐敗民憤比較大是有關係的。他是近年來,「腐敗官員一般不執行死刑」的情況下被處以極刑很引人注目的例外。這個例外之所以形成是因為,他是主管藥監局,也就是掌管全國人民的「生死簿」,這麼一個重要的工作。但在過去十幾年裡,醫療改革不成功,醫療藥品器械管理特別混亂,造成百姓看病難。另外,鄭筱萸主政期間,審批過關的PAAG隆胸材料案件直接造成幾十萬女性受害,因為注射PAAG隆胸,縱不發炎也有變形危機,PAAG甚至可於體內遊走,後果不堪設想。

鄭筱萸案受到媒體和民眾的高度關注,不但中國大陸的新聞報導中多次針對該案件予以分析解讀,網路上相關的文章也不計其數。甚至海外媒體也對此事非常看重,比如鄭筱萸被執行死刑的消息公佈之後,所有國際主要媒體都播發了相關報導。而鄭筱萸被執行死刑得到了一些中國民眾,尤其是網民的支持,國際透明組織怎樣看待判處腐敗官員死刑的問題?

首先是,我們並不贊成對腐敗犯罪執行死刑,不管是高官還是低官,有些人說現在在中國是「高官輕刑化」,我們認為是不對的。我們反對任何對腐敗犯罪執行死刑,因為全世界很少國家對經濟犯罪適用死刑的。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廢除了死刑,在保留死刑的國家裡,適用死刑的罪名都是象謀殺這種剝奪他人生命的罪行。反腐敗,或者說對腐敗高官的處理,不能完全看網民的反應。中國有句老話,「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這句話其實是誤導的,因為所謂「民憤」與民眾的覺悟和水準是很有關係的,而民眾的覺悟和水準是隨時間不同,教育水準的提高而改變的。大家對高官腐敗當然是非常痛恨,但對此的審判應該嚴格按照法律進行,不能因為僅僅因為「民憤」就判處死刑,「民憤」不應該成為判案依據。

在鄭筱萸案發之後,曾經有中國監察部門的高級官員發表言論,認為鄭筱萸案件是個人問題,與藥監工作體制沒有關係。您對於這種觀點有何評論?

他(鄭筱萸)為什麼能通過買官,一路上來,上到這個崗位?還能依靠幾個人把藥監局搞成獨立王國,為所欲為?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把鄭筱萸判處死刑,執行就算了。最重要的是造成鄭筱萸現象的機制有沒有得到治理。

作為致力於反腐敗工作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透明組織對於中國近些年來在反腐敗問題上的發展作何評價?

作為關注中國腐敗工作的角度來說,中國近幾年發生的最重大變化其實不是幾個高官的下馬,而是制度建設。比如工程建設和公共採購都是最容易誘發腐敗的「病灶」,中國在這方面是下了大力氣的。比如在全國各個省市,到三百多個縣市,搞起了「有形建築市場」,也就是說每一筆達到一定數額的工程交易必須進場交易。進場交易的好處就是在有關部門的監督下,做到透明公開。這些有效的,事前預防的制度建設遠遠比出現腐敗後懲罰貪官要有效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