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那些令德國人垂涎的「假」中餐

嚴嚴2015年10月28日

對偏愛亞洲飲食文化,尤其是中餐的德國人來說,在德國有那麼一些"中國菜",在每個中餐館的菜單上都是"必入菜式"。但有時德國人喜歡的中餐中國人自己並不愛吃,甚至從未在中國見過。

https://p.dw.com/p/1Gw02
Das Restaurant Chinabrenner in der Giesserstrasse 18 im Leipziger Szene-Stadtteil Plagwitz
萊比錫的一家中國餐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T. Schulze

(德國之聲中文網)"炸餛飩、炸香蕉、北京湯、番茄汤、肉絲炒麵、花椰菜炒牛肉",杜塞道夫一家中餐館的大廚在電話那端如數家珍的向德國之聲介紹了德國人在其餐館必點的幾道中式菜餚。

不過話說回來,在德國能吃到正宗傳統中餐的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由於食材和就餐人群的限制,中餐的菜譜中多多少少有些改良。就拿北方人家中常作的一款湯品"番茄汤"來說,到了德國中餐館就變成用酸甜番茄酱熬成的一碗類似"酸甜汁"的番茄汤。

對於愛吃肉菜的食客來說,如果要點炒菜,那上來的不管是雞肉、鴨肉、牛肉或是豬肉,在搭配的食蔬中一定有花椰菜或胡蘿蔔。"花椰菜"被德國人默認為是中式炒菜中的一道"必選題"。

而文章一開頭提到的餛飩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餛飩味兒,德國人更喜歡的是炸餛飩,而不是放水煮的餛飩。在德國中餐自助餐裡,什麼炸蝦串、炸香蕉、炸魷魚圈都是大塊頭德國人盤子裡最多見的菜餚。

雕花刻龍、流水拱橋

再說說德國中餐館的文化習俗。大多數中餐館老遠就能一眼識別出來:重點突出"中國味兒"。一水兒的雕花刻龍,紫檀木色桌椅。如果再配上點流水拱橋那就進入"高大上"中餐館級別了。

進了餐館,服務生熱情招待,微笑服務。點燃桌上的小蠟燭,中式餐具配合刀叉擺放,更重要的一大特點是;凡是熱菜,店家都有一個帶蠟燭的加熱托盤,以便客人就餐時都能吃到熱菜。

飯後大多數餐館還會贈送水果拼盤或"幸運餅乾"。讓食客就餐之餘還能試試手氣。每個餅乾裡都附送一個小紙條,上邊多是名言警句,例如:有志者事竟成、車到山前必有路等。

China-Restaurant DomAquaree in Berlin
肉絲炒麵在德國各大火車站或快餐店都是受歡迎中餐之一圖片來源: dpa Zentralbild

地道中國菜,別想?

德國人似乎已經適應了這樣的中餐文化。但對久居海外的華人來說,能吃上一口地道的中餐有時可以算是一種奢望。

對來德國旅遊的中國人來說,但凡您在街頭看見了"中國酒樓"、"北京餐館"、"南京飯店"可別真以為這是在中國,也別要求那麼"高",能吃上口熱乎的"中國菜"已經足以。俗話說,知足常樂,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