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造船市場上的中歐之戰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0月22日

根據德國金屬工會(IG-Metall)的市場預測,世界造船業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中國的競爭對手將在未來幾年內對歐洲造成極大的威脅。

https://p.dw.com/p/4F9d
德國新造的「救護船」圖片來源: AP

德國金屬工會的沿海地區負責人弗蘭克-泰希米勒即將赴中國考察。他對德新社的記者說:「我們已經超出生產計劃50%高負荷運轉,而中國還是在不斷地開張新船廠。」中國將不惜一切代價地實現從7%到20%的市場佔有率的膨脹,「中國決定了歐洲造船業的未來市場。」

類似於競爭對手南韓,中國的價格定位也有「傾銷」之嫌。但是中國造船廠的官方性質決定了它的產品定價不適用於市場規律,因此很難找出「傾銷」的憑證。

泰希米勒抱怨說:「這不是公平的市場競爭。」歐洲的造船廠在決定每筆項目前都必須進行投資評估分析,如果利潤過低便不能施行項目。而中國企業卻不必這樣做,他們的銀行總能保障充足的貸款。所以,哪怕對於一些有「資不抵債」風險的定單他們也照收不誤。

2002年的統計數據表明,造船業龍頭老大的寶座歸了南韓,他們統領31%的市場份額。另外,日本也以30%的市場佔有率幾乎和老大平起平坐。德國排在中國的後面屈居第四,只分得市場上4%的蛋糕。而歐盟各國的市場份額總和達到17%。

德國各大造船廠代表都將參加從10月22日到11月2日為期12天的中國之旅。他們將分別前往北京、上海、南京各地舉行會談。儘管在泰希米勒看來,未來造船界的激烈較量將在中國和南韓之間聚焦,但是德國的前景也絲毫不容樂觀。

造船廠的艱難處境也將反映在裁員及崗位縮減方面。即使樂觀地估計,截至2004年9月底,造船廠近2萬7百個工作位置也至少要減少5%,同時定單量也將急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