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逃學者也不見得就是壞學生

2005年11月5日

逃學者令德國政府機關越來越頭疼,動用警察「追捕」也收效不大。據德國青少年研究所稱,逃學造成的後果不可估測,因為逃學者將來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有些甚至於墜入犯罪深淵。

https://p.dw.com/p/7PSv
德國警察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抓獲逃學者圖片來源: dpa

該所10月24日公佈了其名為《人稱他們為「逃學者」》的最新調研報告。報告稱,單靠制裁手段,如動用警察或者罰款,是解決不了逃學問題的。相反,有針對性地關愛逃學學生、解決其逃學原因的項目,才會帶來長期性收效。

這項調研的負責人弗蘭克•布勞恩表示,逃學者並不比其他學生更壞,逃學者中的犯罪率並不比同齡人的高,逃學的女生和男生一樣多。該項研究共調查了300名年齡在14到17歲、擁有幾個月甚至幾年逃學經驗的男女學生。

調研表明,每10名學生中,就有一名不到12歲時就開始逃學,三分之一是在12歲到14歲之間開始逃學的。逃學現象不好解決,特別是學校往往顯得束手無策。布勞恩介紹說,在曾逃過學的學生中,有四分之一受到的懲罰是不予理睬,有16%偏偏是受到開除出校的懲罰,相反,家長的反應卻經常是建設性的:一半以上的家長和學校聯繫,40%以上的家長主動讓孩子參加相應的項目。布勞恩總結道:「這表明,只要提供這樣的項目,可以相信,家長們是會予以利用的。」

逃學的原因多種多樣,或因父母離異,或因親人過世而受驚,或因學習跟不上等等。德國青少年研究所的安德烈婭•米歇爾說:「逃學不是天生的。」不過她也告知,逃學者中,有很多是在社會階層底或者外來移民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逃學前的徵兆可以是心理原因導致的病症,也可以是頻繁的遲到。

全德有多少學生慣於逃學並無統計,但僅在巴伐利亞州,去年警察就「抓獲」1900名逃學者,比上年增多400多名,有些甚至是被警車「押送」回校的。巴伐利亞州內政部一位發言人表示,現在,警察對付逃學者的方式有效多了,而他們之所以動用警察是為了促成逃學者得到進一步的幫助,因為經常逃學是一個跡象,表明這些青少年有些不對頭。

德國萊茵蘭-法耳茨州的一些地方政府是責令不願讀書的學生進行社會義務工作,試圖以此讓他們浪子回頭,要不就下罰單。當然,罰單罰到的,首先還是父母,並不是孩子。德國學者強調,作為附加措施,所有這些做法都可能有所幫助,但在大部分情況下,它們並不解決問題。

相反,通過特殊項目,由老師給小組上課,並由社會教育學家進行輔導,同時,還在車間工作獲得實際經驗,這種做法卻可以帶來長遠收效。德國學者介紹,最令人驚奇的是,甚至是頑固不化的逃學者參加這樣的項目後也開始愛學習了,而且不久也自己要求給評分。對這種項目的評估顯示,絕大多數逃學者,其社會行為確實都得到了穩定和改善,最終拿到了中學畢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