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追求轟動效應往往沒有生命力

祝紅2006年7月16日

在本屆世界盃足球賽開幕前,德國首都柏林新的火車站舉行了落成典禮,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柏林火車新站不僅被稱為歐洲最大,最現代化的鐵路交通樞紐,也是建築史上的佳作。該火車站的建築設計師馮-格爾康認為,與郊外飛機場不同,位於市中心的火車站應是一座城市風格的最佳體現。而寬敞、明亮則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最大奢侈。

https://p.dw.com/p/8nj3
建築師格爾康圖片來源: dpa Zentralbild

毫無疑問,柏林火車新站體現了其建築師的理念,柏林火車新站是獨特的,其建築師也同樣與眾不同。紐約、上海、漢堡,建築師格爾康奔波於世界各大都市之間,每年飛往中國的次數甚至不下14,15次。

德國著名建築師格爾康的建築師事務所是德國最大規模的一個,擁有工作人員370名。與德國另一位著名建築師施佩爾不同的是,格爾康並非出生於一個建築師世家。大學期間,格爾康最初選修物理和法律,由於迷戀繪畫使他改變了原來的初衷,成為一名建築師。1997年,格爾康受德國聯邦政府委託,為北京的德國學校設計圖紙,從那兒以後,格爾康便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目前,格爾康建築師事務所總計參與了中國14個城市的眾多項目,深圳、北京、上海、重慶、青島等都留下了格爾康建築師事務所工作人員的足跡。中國與德國相距遙遠,而70出頭的格爾康卻長年奔波於兩地之間,樂此不疲,動力何在?他說:

「中國的發展速度,決策速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其他地方相比,中國人更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採用新的建築設計方案和理念。在項目的設計方面,外國建築師擁有更多的發揮空間,這有助於激發建築師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

與德國在出台一項決定前馬拉松式的討論不同的是,中國建築項目的快速決定,市場的飛速發展令格爾康這樣的建築大師頗受感染。如今,由格爾康領導的建築師事務所參加了中國2百多項競標活動,中標40多項。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國家博物館的擴建,上海臨港新城的建設都體現了格爾康的大家手筆。頻繁的中國之旅加深了格爾康對中國的瞭解。繁華的都市發展往往令外人眼花繚亂,但身位建築師的格爾康卻看到了問題所在:

「我的感覺很太好。我不明白,為什麼中國大城市沒有規範的城市規劃,一切都那麼雜亂無序。本來交通就很擁擠,還要修建多層立交橋,使原來的城市結構受到更大的破壞。我認為,對中國來說,當務之急是制定長遠的城市整體規劃,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只顧各自項目,我認為,近10年,15年來建造的城區都給人一種雜亂的感覺。」

格爾康一語中的,中國的建築市場雖說發展迅速,但是畢竟歷史不長,基礎薄弱。北京擁有三萬員工的建工集團的一位施工經理也承認,隨著外國先進的建築理念,美學觀點,環保意識和相應的施工材料及技術方法的引進,城市規劃的法律法規也亟待完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對建築師來說也是一個致命的要害。格爾康建議中國同行摸索和創建自己的建築風格。格爾康說:

「我的印象是,中國許多建築師的工作缺乏計劃性,他們大多追求時髦,盡量滿足甲方的要求,所以不可能建立自己的風格。他們象獵人和收藏家一樣四處收集不同的東西,試圖使自己的設計產生轟動效應,而恰恰是這種只追求轟動效應的設計往往是沒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