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超級女聲:中國市民的文化運動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5年8月24日

超女是誰?大多身在海外的中國人並不知道何為超女。競歌節目流行多年,比如央視一年一度的電視青年歌手大獎賽,今年卻在中國的湖南吸引了幾乎全國人民的眼光,並演成眾人皆說超女的最新社會現象。是庸俗泛濫,還是民主操練,或者文化運動?德國之聲中文網為您做一分析。

https://p.dw.com/p/75gy
德國2003年度的超女超男們圖片來源: AP

超女,超女

「你可以不知道超人,但是不可以不知道超女。你可以不喜歡大米,但是不許不贊同玉米…」 這個夏天,幾乎所有的中國媒體,都以這樣的敘述開頭:今夏再熱,熱不過超級女聲……「超級女聲」成了當前電視內外,網上網下,所有略有流行意識的中國人嚼不完的話題。

看看湖南衛視對該節目的定義:「想唱就唱,不設門檻的電視音樂選秀」,這個宣傳口號,讓多多少少懷有明星夢的妙齡少女們,逃學翹課,走上街頭,蜂擁到考場外,形成了各個賽點報名隊伍長達數千米的嘆為觀止的超女奇觀。

然而更讓人嘆為觀止的超女引起的全國超女熱現象。超女的輻射力摧枯拉朽,數萬名超女選手帶動了數千萬的超女迷效應。一周一次的直播亮相,各種媒體爭相報導,觀眾手機簡訊評選,網上網下互相叫罵,竟讓幾名嫩生生的業餘歌手,硬是變成了全國觀眾熱愛的超級明星。以至有人感嘆,從今天春天到8月底,超級女聲是一場全國人民的視覺盛宴。

選秀、選舉?

有媒體評論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萬個人眼裡就有一萬個超級女聲。看超級女聲,小女生看見帥,老男人看見色,才子看見靈魂,革命家看見民主,流言家看見黑幕……」當然,這一切都無傷大雅。最糟糕的是,道德家們從超女身上看見了低俗。

超女的呼聲震耳發饋,終於驚動了中國電視業老大哥的那根弦。幾位央視著名主持連同清華大學新聞學院、中科院新聞研究所的專家,召開了一次高級研討會,將《超級女聲》定性為典型的「低俗節目」。而著名央視名嘴崔永元則得出了「收視率是萬惡之源」的驚人論斷。此後央視封殺超女,廣電總局明年禁播超女(超男)節目,以抵制娛樂節目低俗化的傳聞,更激起民間超女擁躉抗議高潮,甚至發起網上「萬人簽名拒看CCTV」 的倡議。

至此,超女現象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追星與流行的問題。它觸痛了長期郁積在大眾心中的一塊傷疤:央視對話語權的壟斷。人們由此例舉了央視版的電視青年歌手大獎賽,以及不久前爆出頒獎醜聞的CCTV音樂電視評獎,最後連帶起對春晚的批判,對那些央視出籠的「欽定明星」表以不屑。相反,他們認為超女節目才是真正的群眾性節目,只有超女們在真唱,這些由大眾廣泛參與投票評選出來的「超女」才代表「先進文化」,而不是清宮選秀般、醜聞不斷、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假唱的央視「春晚才女」。

民主、市民?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湖南衛視在去年推出第一期超女時,發燒的範圍僅限於青少年觀眾。僅僅第二期,卻引起了中國社會的全民關注,對電視這個大眾娛樂文化早已失去信心的中國知識分子們,更是從超女海選、到全國觀眾簡訊評選、到超女粉絲(Fans)自發上街拉票的流程中,幻想到民主選舉的綵排,並從中看到了新一代青年們民主意識的覺醒,被感動得一塌糊塗。在中文論壇上流傳甚廣的網文「被青春和民主徹底擊潰」,由衷讚美超女是中國又一波民主化的開端:「超女是宣言書,超女是宣傳隊,超女是播種機。」所以有美國媒體評論說,中國人在全民選舉超女的狂熱中,第一次在某種程度上實踐了選舉。

如此論斷也許過於樂觀。真正支撐超女的、引發中國話語權壟斷集團恐慌的可能並非節目參與動員中的民主傾向。這種「民主 」可以因為一個隨意的行政命令就中止節目、再無後續操練的可能。中國民間資本的成長和地方主義格局的形成,恐怕才是在商業基礎上能夠威脅壟斷的真正原因。

對中國最成功的商業地方電視台湖南衛視來說,超女節目的商業化水準堪比原版節目《超級明星》在全球範圍的成功,不僅創下了收視率第一、單位廣告時間價格最高等紀錄,還為中國電訊營運商們帶來了每期幾十萬元的簡訊收入,充分證明了「娛樂是先進生產力代表」這一中國鐵律。

在市場鐵律和民主幻覺之間,卻是一條簡訊一毛錢投票的玉米、盒飯們--他們所自發參與的一場市民文化對抗央視文化、民選偶像對抗大內歌星的市民自主文化運動中。中國城市民間社會十幾年來的犬儒文化開始蘇醒,猶如蘇聯東歐上世紀7、80年代的搖滾文化,顯示了一個正在形成、正在表達的城市文化力量,在選擇超女的過程中顛覆著主流意識形態。

(吳強,秦戈)

德國之聲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