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31010 Währung Abwertung

2010年10月14日

目前的國際外匯市場上正進行著一場貨幣貶值的競賽:許多大國希望本國貨幣走弱,以便本國出口產品價格更為低廉。

https://p.dw.com/p/Pdiu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 Schöning

有許多種方法:中國並沒有讓人民幣貶值,而是一開始就不讓人民幣走強。這裡面有政治上的考量。Deka銀行經濟師巴爾( Holger Bahr)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首先受控於政府:"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是固定的,浮動範圍非常小。每月的浮動僅僅是略微升值。歸根究底,是中國政府、財政部來作決定,然後央行來執行。比如說,中國方面在買賣美國國債時,可以按照他們所希望的匯率水準來進行交易。"

有分析認為,人民幣幣值比市場價值低估了20-30%。這樣的匯率政策有利於中國的出口。美國指責中國出口的產品價格如此低廉,以致美國產品根本無法與其競爭。於是,美國讓美元貶值,而他們所使用的方法不是通過匯率政策,而是通過貨幣政策。儘管此舉的主要目的據稱是支持銀行發放低息貸款,從而刺激經濟。但如果一個國家財政赤字攀升,而央行又不斷發行貨幣,那麼該國的貨幣就會疲軟。

問題是,美國央行注入市場的大量美元,總會在某一個地方被用於投資。美元持有者會前往比如說巴西,在那裡進行投資。那麼,投資者會把美元兌換為巴西裡拉,也就是買入裡拉。這會使裡拉的匯率上升。而巴西政府試圖阻止這一趨勢。於是他們向外國投資者徴税,--而這也是壓制本國匯率的一種手段。

而干預外匯市場最經典的辦法是:央行賣出本國貨幣,來降低其匯率。瑞士和日本正是如此,它們分別賣出瑞士法郎和日元。在那之前,兩種貨幣均大幅升值,以致於政府和央行均擔心出口受到影響。

德國處境還算不錯,即便歐元匯率明顯上升,也還可以較好應對。原因是,德國產品十分專業化,高品質,因此顧客只想要德國製造的產品。德國中央合作銀行的邁斯納(Thomas Meissner)說:"德國的出口結構以機械設備為支柱,因此處境相對較寬松,原因是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十分穩定,不大受價格波動的影響,即便歐元升值,市場反應也並不激烈。不過,這當然也有一定的限度。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2008年4月的最高點)1歐元兌換1.60美元之時,需求仍較穩定。當時,歐洲央行也沒有進行干預。"

也就是說,要想在匯率政策上放鬆心態,首先要擁有相對較強的經濟實力。倘若缺乏這一點,政府只好採取其它的措施。美國威脅中國,如果人民幣不升值,就要對中國輸美產品徵收保護性關稅。Deka銀行經濟師巴爾認為,這一前景令人恐懼:"這將導致形勢進一步激化,而且將十分嚴重。保護主義政策往往會設置貿易壁壘,但如果干預自由貿易,干預全球化,以致觸動最基本的原則,那將會對世界貿易造成持久的損害。世界經濟將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

作者:Michael Braun 編譯:苗子

責編:瀟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