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諾貝爾醫學獎榮歸美英兩科學家

2003年10月7日

2003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塵埃落定,來自美國的保羅-勞特伯和英國的皮特-曼斯菲爾德共獲殊榮,以表彰他們在核磁共振診斷領域所做的傑出貢獻。

https://p.dw.com/p/48lb
200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曼斯菲爾德(左)和勞特伯(右)圖片來源: AP

核磁共振診斷可以精確描繪出人體的內部器官,這是醫療診斷和理論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瑞典科羅林斯卡大學醫學院於10月6日表示,今年74歲的美國科學家勞特伯在繪制兩維圖片方面成就斐然,憑借此種手段,在傳統X光相片上被隱藏的組織結構可以被展示出來。而69歲的英國人曼斯菲爾德將該理論在磁場領域做了進一步的研究推廣,並在實踐應用方面取得技術上的進展。

兩位科學家將平分金額達110萬歐元的獎金。始於七十年代初,勞特伯和曼斯菲爾德就已取得創新性的科研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核磁共振更加突顯出在醫學應用領域的重大意義,並將替代其它高難度、高風險的研究方式。

無副作用的診斷方法

核磁共振所描繪的圖片清晰準確,能夠反映出肝髒、大腦等器官或膝蓋關節的內部結構。它不是通過X光等射線照射,而是根據水分子的振動特性來勾畫組織構圖。由於人體細胞富含水分,這一理論原理便可用於醫學診斷。

核磁共振是在磁場裡觀察被超短波激發的水分子核的振動,在強大磁場中分子核會象微小的磁針一樣產生一定角度的偏轉,當它再度回歸原位時便發射出電波,這正是核磁共振的原理所在。

諾貝爾獎傳統上定於每年十二月十日,即諾貝爾獎的創立人,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的祭日頒發。去年的諾貝爾醫學獎的獲獎人是英國科學家雪梨•佈雷內、美國科學家羅伯特•霍維茨,以及英國科學家約翰•蘇爾斯頓。他們發現了線蟲中控制細胞死亡的關鍵基因並描繪出了這些基因的特徵,揭示出這些基因在細胞死亡過程中的相互作用,並且證實了人體內也存在相應的基因。

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的獲獎人名單將分別於10月7日及10月8日公佈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