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穿粉紅鞋子的教皇的確不太尋常

Thomas Schmidt2008年4月21日

如前任一樣,教皇本篤十六世絕不是一位媒體明星,訪問美國期間,他甚至表現得有些矜持和羞澀,但這位教宗知道如何通過重要提議為首次美國之行加分,增進美國人民對梵蒂岡的瞭解,消除人們的陌生感。

https://p.dw.com/p/DlcV
帶給美國人民一個驚喜圖片來源: AP

"看,他腳上穿的鞋子是粉紅色的。"美國人對教皇本篤十六世的瞭解實在有限,或許人們還曾聽說,教皇在德國出生。美國人對教皇本篤十六世缺乏必要的瞭解與他們對"老歐洲"的知識貧乏以及成見絕無關係,代表"老歐洲"的梵蒂岡確實令人感到陌生,這或許更多地與美國是一個新教佔主導地位的民族有關。儘管在美國近三億人口中,天主教徒佔7千萬,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幾乎難以感受到這一點。所以在美國人眼中,教皇本篤十六世更像是一位來自羅馬的國賓,一位盡量傳播好事的傳道士,僅此而已。

即便是那些對教皇本篤十六世稍有瞭解的人也沒有對其此次來訪抱有更多的期望:到目前為止,身為教皇的本篤十六世沒有展現令人印象深刻的棱角,對於多年來美國教會四千戀童癖神甫醜聞事件,人們原本以為,在此次訪美期間,教皇本篤十六世會按照一貫的作法,盡量避免談及此事。但結果卻恰好相反,給美國居民帶來了第一個驚喜:尚未踏上美國國土,在飛往華盛頓的途中,本篤十六世就談及這一問題,面對美國大型電視台的攝影機鏡頭,這位教宗表達了對相關事件的震驚和羞愧。

此舉絕非即興表演,而是睿智之舉,因為從那時起,它賦予教宗的美國之行以切實的議題,也為教宗贏得了民心,美國人民對他的關注就此超出了民間好奇心的范疇。當這位羅馬天主教教皇出人意料之外地接見相關事件的受害者,並在紐約聖派區克大教堂的布道中呼籲自己的教會採取措施,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時,再次令美國居民刮目相看。

不僅如此,這位教宗對紐約猶太教堂的走訪也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好感。此舉或許原本是為了縮小基督教和猶太教有關耶穌受難節祈禱經文之爭而引發的不睦所造成的損失,不過它在美國公眾輿論中卻引起了另外的反響:地道的奧地利人--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拉比‧施奈爾和教宗--昔日不情願的希特勒青年和服預備役的炮兵在紐約的猶太教堂中不僅表示擁護猶太教和基督教會間展開對話,而且還公開熱情友好地用德語對話--這被美國觀察員視為歷史性的一刻。

由於大膽觸及棘手難題使教宗期待的本次美國之行的高潮迅速黯然失色,這或許會令教宗感到遺憾:在聯合國總部前的講話迅速沉寂,富含哲理性的講話內容的確沒有滿足人們的期待,當然原因或許是教皇本篤十六世沒有對當前危機發表看法,眾所周知的聯合國改革乏力也只是在字裡行間一帶而過。

但美國媒體對這位教宗近一周的報導使人們對他有了清楚的瞭解。美國人民對教宗的印象充滿著尊敬和肯定,除了教宗腳上的粉紅色的鞋子之外,美國人民已意識到,這位羅馬天主教教皇的身上確有不尋常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