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敵人的敵人沒變成朋友

Peter Philip2007年7月25日

美國和伊朗雖然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是自從美國總統布希在伊拉克屢屢受挫以來,兩個國家又開始進行直接對話了,雖然僅僅是大使級的對話。五月底,美國大使克洛克以及伊朗大使柯米首次進行了直接對話,討論伊拉克的局勢。但當時這兩人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本周二,會談進入了第二輪。仔細分析美國大使在會談後的表態,人們不難發現,第二次直接會談也沒有取得進展。德國之聲中東問題專家彼得.菲力浦評論如下:

https://p.dw.com/p/BLwB

算數的是會談的結果,而不是願意會談的苦心。這是美國駐巴格達大使克洛克在與伊朗大使柯米會談後的表述。兩國大使進行了數小時的會談實際上只需幾分鐘。事實很簡單,自從5月28日第一次會談以來,伊拉克的安全局勢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糟糕。

這樣的美伊對話並不能振奮人心。然而,在中斷關係將近30年之後,兩國開始對話步履艱難不足為奇,更何況,會談的內容並不是恢復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中斷的外交關係,或者是為頗有爭議的核計劃找到妥協方案。美國和伊朗代表會談的內容是更需要迫切解決的伊拉克局勢。

雙方雖然都不喜歡對方,但是在伊拉克問題上,華盛頓與德黑蘭已經看清,雙方的利益是相同的。如果兩國能夠跳出各自的陰影,就應該進行合作。伊朗希望伊拉克局勢盡快穩定,盡快成為民主與和平的友鄰。華盛頓的利益是相同的,問題是,美國現在的做法是否能夠達到目標。

原則上看,美國的做法符合伊朗的利益,不論是在伊拉克還是在阿富汗。在這兩個國家,與伊朗政府合不來的極端政權被推翻了。但是,伊朗「敵人的敵人」並沒有變成盟友,更談不上朋友。原來德黑蘭與華盛頓之間都默認,要在可能的框架內實現最大程度的合作。現在,這一原則在美國在伊朗核問題上施壓之後也已經過時了。對伊朗來說,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之後帶來的惡果是,美國不再是大西洋那一邊的「魔鬼撒旦」,而成為了家門口的敵人。美國一直威脅要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從伊拉克或者阿富汗入侵伊朗推翻伊斯蘭宗教的政權就更加容易,或者至少搗毀伊朗的核設施。

讓伊朗感到困惑的東西,同時也是一張王牌。美國在其鄰國遇到很大的阻力,導致他們沒有能力對伊朗發動進攻,不論是因為現實的困難還是因為國內的政治壓力。伊拉克持續不斷的戰爭成為德黑蘭向華盛頓施壓的「專利王牌」。其效果比伊朗的遠程導彈還要好。德黑蘭可以號召其在伊拉克的盟友,讓美國人在伊拉克的日子比現在更加得不好過。

美國聲稱,伊朗已經使用這一戰略,德黑蘭予以否認。不論如何,人們希望成立一個共同委員會,討論伊拉克局勢。這樣看來,這次美伊會談倒也不是白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