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哪裡有危機,哪裡就有你

Marcel Fürstenau2015年2月13日

歐元危機、烏克蘭衝突——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國際舞台上扮演的「知心大媽」形象得到了多方認可。但德國之聲評論員Marcel Fürstenau認為,外交上的優勢背後也隱藏著內政上的風險。

https://p.dw.com/p/1EbEN
Angela Merkel beim Nickerchen im Bundestag
「女超人」也有累的時候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 Kumm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國內外的諸多政治舞台上,梅克爾總理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而且常常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角色。而在這些舞台上出演的劇本,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充滿了驚心動魄: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沒有宣戰的戰爭,余燼未熄的歐元危機。只有在德國內政舞台上,目前還暫時風平浪靜。持續數月上街遊行反對所謂伊斯蘭化的憤怒公民,在歐洲大陸上實實在在發生的戰爭與死亡面前,也失去了威風。儘管身邊充斥著質疑的聲音,梅克爾還是耐心地進行她的危機外交,從莫斯科到基輔,從布魯塞爾到柏林,從華盛頓到明斯克,斡旋調解也都取得了成效。在法國總統奧朗德的協助下,她成功避免了東烏克蘭衝突局勢的進一步升級。誰要是質疑這一點,就等於加入了挑撥大西洋兩岸關係的煽動者行列。

幸好,梅克爾維持了冷靜。與這次參與調停的各方政要相比,她更能夠理解烏克蘭作為昔日東方陣營一份子的思維和處境。這份能力還要歸功於她在前東德獨裁專制體系中成長的經歷。在民主德國時期,學校要求學生必修的俄語課意外成為梅克爾今日斡旋調停的重要優勢。她可以用俄語和普丁談論戰爭與和平。而這位俄羅斯總統同樣精通德語,這一點在目前雙方之間互不信任的氣氛下也是有益無害。

當"大男子主義"普丁遇到"知心大媽"梅克爾

所以說,在任何重要的戰略政治博弈之中,都缺少不了人性因素的作用。從表象來看,矛盾當然是佔主導地位的。普丁的大男子主義形象在俄羅斯頗受歡迎,而梅克爾則在德國被暱稱為"默大媽"。事實上,她的政治風格的確是較為親切人性化:善於傾聽、注重調解、行事和緩。這也使她在德國獲得了一種家長式作風的聲譽。這樣的評價有時候是友好中肯的,有時候也不乏指責。這兩種觀點其實都不無道理。

Kommentarfoto Marcel Fürstenau Hauptstadtstudio
本文作者Marcel Fürstenau圖片來源: DW/S. Eichberg

梅克爾也有展露鋒芒的時候,最好的例子就是在烏克蘭危機的處理上。經濟制裁可以,但是軍事威脅不可以。以這種直率的態度,梅克爾甚至不惜惹怒最重要的盟友。然而,美國必須也有能力接受這一點。對於這位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性來說,美國方面發出的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聲音是絕對的禁忌。在真正涉及生死的議題上,梅克爾是絕不妥協的。這也為她贏得了尊重、認可和感激。

女強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梅克爾孜孜不倦地參與拯救世界和平的鬥爭,這是她眼下最重要的任務。這也是人們對她的期望,並且令很多人對她贊賞不已。儘管如此,可能也正因為如此,這位女總理才必須格外謹慎周全,防止百密一疏。由於國際舞台處處需要梅克爾來扮演"消防員"角色,這必然導致她關注其他問題的精力減少。

自從希臘新政府帶著一種過分誇大的自信向債主們要求獲得更多的尊重和耐心之時,歐元危機就出現了新的雷區。而梅克爾始終無法擺脫的,是不顧南歐人民疾苦的冷血形象。這也是她堅持要求希臘實行嚴苛的財政節約政策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總理的兩張面孔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歐洲政壇上行事果決的梅克爾,作為總理在內政問題上卻常常優柔寡斷,瞻前顧後。兩個例子:一是退出核能,一是引入法定最低薪水標準。這兩個問題上,梅克爾的態度都出現過180度的大轉彎。在福島核災難發生之後,她退出核能的決心似乎堅不可摧,但在與社民黨聯合執政之後,這份決心就軟了下來。

而她所領導的基民盟作為保守黨派的形象也因為她的這種政治風格受到了負面影響。而具有民粹主義傾向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還有像Pegida這樣的抗議運動,則不失時機地填補了基民盟在這方面出現的空白。梅克爾必須使自己乃至基民盟的政治輪廓更加清晰。在內政方面,她應該向外交舞台上的那個自己多取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