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伊朗不應拒絕美國伸出的橄欖枝

2006年6月1日

伊朗核問題現在終於有望取得進展。美國國務卿賴斯本周三提出了美國與伊朗進行直接談判的條件:「只要伊朗完全放棄鈾濃縮項目並且接受檢查,美國會同歐洲夥伴一起走到談判桌前與伊朗代表進行談判。」

https://p.dw.com/p/8YkA
賴斯談條件圖片來源: AP

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周三還表示,如果伊朗在談判中仍不肯讓步,中國與俄羅斯會同意將該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解決。德黑蘭的反應目前尚不清楚,不過德國之聲中東問題專家彼得‧菲利普認為,如果伊朗拒絕美國政府提出的條件,那將是一個錯誤。

如果伊朗放棄鈾濃縮項目,聯合國將參加與伊朗的談判——這類解釋早已過時。美國國務卿賴斯出人意料地在記者會上宣佈的內容讓美國掌握了主動權。伊朗核爭議能否走出僵局現在要看德黑蘭的反應。

德黑蘭的第一反應是,這一切都是美國的宣傳,最好不要全部當真。我們至少希望,這不是德黑蘭最後的表態。因為在美國與伊朗的關係進入冰凍期27年後,華盛頓非常明顯地讓出了一步。此舉甚至不符合布希及其新保守派顧問的一貫思路。

該思路的前提首先是,德黑蘭的專制政府必須更換。伊朗多年來秘密進行核研究的事實一經揭露,白宮就有了一個很好的藉口,向伊朗施加壓力,甚至威脅對其採取軍事手段。與對待北韓不同,美國至今沒有與德黑蘭進行直接聯繫。這種做法符合一定的邏輯,因為人們不會與想要除掉的專制政權談判。

儘管如此,歐洲以及美國圈內的一些人士越來越相信,美國與伊朗直接對話可以阻止衝突的進一步擴大。但是以前就連與伊朗談論伊拉克問題的嘗試也由於美國的退縮而失敗。因此,美國願意與德黑蘭就核問題談判更加讓人難以想像。

現在美國終於願意走出這一步的原因首先在於,他們可能認識到了,自己的伊朗戰略已經失敗。聯合國安理會沒有能力令伊朗改變主意或者對其採取措施。伊朗總統內賈德不但不肯緩和矛盾,反而一再變本加厲。儘管災難性的結局不會讓任何一方獲得真正的利益,但事情正在朝這樣的方向發展,就如一出希臘悲劇。

正因如此,美國現在才會另尋出路。如果伊朗方面拒絕美國提出的先決條件,不肯放棄鈾濃縮項目,那它將犯下一個錯誤:因為歐洲方面也曾提出過這樣的條件,而且德黑蘭也接受了。只是在談判沒有取得進展的情況下,它才重新恢復了鈾濃縮工作。現在伊朗接受同樣的條件並不會失去顏面。如果它不接受這樣的條件,那麼德黑蘭就必須面對有可能隨之而來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