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Exportweltmeister

2010年1月11日

1月8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一項數字顯示,中國去年已取代德國成為全球出口第一大國。相關數據證實,從去年1月至11月,中國出口商品總額為1,07兆美元,而德國僅為1,05兆美元。其實早在去年12月底,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就已表示, 2009年,中國有可能取代德國成為新的世界出口冠軍。 本台經濟組記者Rolf Wenkel就此發表評論。

https://p.dw.com/p/LPc7
德國之聲經濟評論員Rolf Wenkel

去年,中國取代德國成為新的世界出口冠軍的消息如今已得到官方的證實。截至去年11月底,中國出口商品總額為1.07兆美元,數天前,中國海關管理部門就已公佈了相關的數字。1月8日,位於威斯巴登的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了相關的統計數字,證實德國同期的出口商品總額僅為1.05兆美元,低於中國2百億美元,數十年來享有世界出口冠軍稱號的德國因此丟掉了自己的冠軍頭銜。

只是,是否德國會有一位經濟界的代表,為此拔劍自刎?想必不會有人這麼做。因為德中兩國的此番比較不過是媒體的大肆炒作而已。人們偏愛最高,最快,最遠,最貴,人們喜歡世界冠軍。如此報導一向叫賣,贏得讀者的青睞,如此做秀在現實生活中則毫無意義。

因為實際上存在著兩個世界出口冠軍,那便是德國與中國。這兩個國家均為世界提供自己的出口產品-它們並不令對方感到痛苦。恰恰相反。德國與中國幾乎完美地掌握了國際勞動分工的藝術,它們彼此互補,並不過分彼此競爭。

Flash-Galerie Deutschland 60 Jahre Kapitel 6 1999 – 2009 Finanzkrise
燈火通明的漢堡港圖片來源: AP

看一下德國與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和流向,人們會立即明白這其中的含義。德國主要為世界提供投資貨物,比如機械設備和汽車等,而中國的主要出口商品則為消費品,也就是說娛樂電器,紡織品,服裝,玩具等。至於商品流向,人們可以誇張地表示,德國為中國提供機械設備,中國人利用這些設備生產消費品,美國人則賒購這些商品。

也就是說,如今的世界擁有兩個出口冠軍,至少這兩個冠軍中有一個是由另一個世界冠軍,也就是貸款消費世界冠軍美國資助。尤其是中國完全進入了這樣的游戲角色之中。換句話說就是,美國與中國都將對方作為人質。中國依賴於對美國的出口,為此不得不咬牙切齒地忍受美元外匯和債務減計越堆越高,至於這些美元外匯的價值卻是值得爭議的。

Containerterminal im Hafen von Qingdao
繁忙的青島港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美國也依賴於中國的進口商品,使自己成為中國的最大負債國。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對美國人十分有利。如此一來有助於緩解貿易決算中的嚴重失衡-然而,美國人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北京政府如何人為地壓低人民幣匯率,從而避免使自己的出口工業受到威脅。

在這場游戲中,德國的處境要好得多,即便德國現在丟掉了世界出口冠軍的稱號。因為德國商品的接受國家的分佈更為廣泛-德國不依賴於某一個主要接受其出口產品的國家。德國人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滿足於出口亞軍的頭銜-因為德國人是人們心中的世界冠軍,至少在足球場上。這更為重要。

作者:Rolf Wenkel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