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莫言作品《蛙》獲好評

2013年3月1日

備受爭議的中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以計劃生育政策為主題的小說《蛙》的德譯版新近出版,受到德語媒體關注。《法蘭克福匯報》、《南德意志報》等主流媒體發表書評,均對這部曾獲中國最高小說獎項—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予以肯定。

https://p.dw.com/p/17opV

(德國之聲中文網)2月27日一期的《法蘭克福匯報》在副刊上發表的一篇書評中指出,《蛙》的德語譯本的問世或許可以改變小說家莫言在西方讀者群中迄今留下的印象:

「瞭解去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作品的批評者們主要詬病他的敘事手段:恰恰是借助諾獎委員會所稱的『魔幻現實主義』這樣的現代派文學手法,他成功地做到既涉及但同時又開脫棘手的政治議題。……普林斯頓大學漢學家林培瑞曾給這種在許多中國當代作家那裡非常典型的寫作風格取過一個名字,即:『daft hilarity(愚蠢的戲謔)』,一種最終是非政治的、適合體制的風格。

Mo Yan Literaturnobelpreis 2012
圖片來源: Reuters

「讀完最新出版的莫言小說《蛙》(德譯本)後,所有這些觀點和指責都應有所修正。小說中,『魔幻現實主義』情況是在數百頁後才首次出現。小說主人公『姑姑』,同時身為接生婆和計劃生育幹部,既接生過數以千計的嬰兒,也打掉過數以千計的胎兒,—其中有不少是使用暴力,在告別工作單位的晚會結束後,不勝酒力,來到一個月光朦朧的蛙塘邊。蛙同小說的主題—人類的生育及國家對之的控制—密切相關。小說中有多處強調,在漢語中,『娃』和『蛙』發音一樣,蛙的叫聲讓人想起新生娃的啼哭。……莫言寫作了一本書,它不僅改變了他的自我畫像,也改變了人們對中國社會內部情況的認識。」

「與體制內作家形象不符」

3月1日一期的《南德意志報》在一篇書評中指出,《蛙》讓讀者震動,鑑於該作品所透出的強烈批判精神,西方讀者們會很費解,作者何以被認為是典型的「體制內作家」:

Mo Yan Literaturnobelpreis 2012
圖片來源: Reuters

「《蛙》是『旁敲側擊』的傑作,還在早期的、氛圍歡快的場景中就已經有了對癲狂革命行為的一系列暗示。如果說,在《紅高粱》中還描寫了一個人被剝皮的場面,在《檀香刑》中,細致描寫了殘酷的樁刑,而在《蛙》中,莫言的敘述便克制得多,但因此也重新撕開了那個看上去已然結疤的創口。……

「在姑姑那裡,履行職責的快感、人道行為和阻止人口爆炸的理性企圖,轉變成臆症和瘋狂。……《蛙》是一部描寫了對一種文化的革命摧毀,描寫了一種野蠻的、物質主義的社會粗魯化,這一粗魯化粗暴地摧毀了人和人之間、父母和子女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信任,以及人們的生活準則。」

摘編:凝煉

責編:石濤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