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薩科齊-核能推銷員

責任編輯:德國之聲中文網2008年1月15日

法國總統薩科齊最熱衷的事情之一顯然是四處推銷核電站。繼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之後,薩科齊現也和阿聯酋在民用核能領域攜手合作。

https://p.dw.com/p/CpvB
核電站成了法國出口熱門貨圖片來源: AP

薩科齊在沙烏地阿拉伯簽署了四項合作框架協議。周一(1月14日),他在利雅德的協商會議發表演講,表揚了國王阿卜杜拉為促進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之間的對話所作出的努力。據沙烏地報導,薩科齊和國王阿卜杜拉周日簽署了一項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合作協議,雙方還約定在政治領域進行更為密切的合作,此外,沙烏地阿拉伯大學生到法國留學的條件也有所放寬,沙烏地阿拉伯還將派人到法國接受職業實習培訓。

經濟原因為主

據法國《回聲報》周一報導,法國三家大型集團公司阿海琺(Areva)、道達爾(Total)、蘇伊士(Suez)準備聯手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修建兩座使用第三代核反應堆——歐洲壓水反應堆(EPR)技術的現代化核電站,價值60億歐元。三家企業上周末就此達成一致,組建合資企業。有關協議,薩科齊今天將在訪問阿聯酋時予以簽署。這將是法國和阿拉伯國家簽署的第三個民用核能協議。在薩科齊此行的第三站——卡達國,他將致力促成法國大型國有能源企業——法國燃氣公司(Gaz de France)与卡達國有石油企業的子公司——卡達石油國際公司(Qatar Petroleum International)的合作。

德國不支持發展核能,而法國不同,法國本身80%的能源需求就來自核能,因此,法國國內對薩科齊大力出口核電站的做法並沒有什麼異議。薩科齊對自己的推銷之行辯解說:「阿拉伯國家和世界上的其它國家一樣,也擁有足夠的理由利用核能,滿足自己的能源需求。」薩科齊一再強調,這種「未來能源」不能僅許西方國家使用。假如其它阿拉伯國家也可以和平利用核能,意味著對伊朗發出的一個訊號,促使其放棄和國際社會的核能糾紛,看到只要遵守國際義務就可得到發展核能方面的協助。此外,薩科齊還補充道,核能技術有利氣候保護。

協助保障核安全

然而,法國出口核能技術的主要原因恐怕還是經濟方面的,有關企業都將有厚利可圖。此外,所有核能協議也包括安全條款,即法國將協助這些國家遵循國際安全規定,培養自己的專家。

也就是說,法國關注的不光是修建某個核電站,而更多地出於戰略考慮,致使這些國家長期依賴核能。此舉雙方得益:一方賺大錢,一方擺顯赫。

綠色和平提出批評

批評薩科齊做法的人主要是出於安全和環境考慮。綠色和平組織的核能專家魯斯萊(Yannick Rousselet)就認為:「讓這些國家接觸核能技術,意味著最終也賦予其造原子彈的能力。」而且,核電站防備不了恐怖分子劫持飛機進行的襲擊。許多阿拉伯國家都有一批伊斯蘭教極端分子,他們會把核電站看作是很好的襲擊對象。

魯斯萊還補充道:「薩科齊想推銷核能技術的那些國家幾乎沒有什麼操作核廢料的能力。」他認為,至於國際監督,在那裡也是幾乎靠不住的。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