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蔡英文推兩岸維持現狀 專家:演說展現改革決心

楊威廉
2020年5月20日

台灣總統蔡英文周三正式宣誓就職,專家認為,她除了重申維持現狀將是台灣未來四年兩岸政策的基準外,也希望透過就職演說來展現台灣持續推動國際事務參與的決心。美國富爾伯萊特訪問學者南樂認為,蔡英文雖展現了追求改革的決心,但她能達成多少改革,仍待觀察。

https://p.dw.com/p/3cVE0
Taiwan Vereidigung Tsai Ing-Wen
台灣總統蔡英文本周三宣誓就職圖片來源: Office of President | Taiwan

(德國之聲中文網) 台灣總統蔡英文周三 (5月20日) 正式宣誓就職,開啟她的第二任總統任期。專家認為,蔡英文在就職演說開頭感謝台灣人在新冠疫情期間配合政府政策之舉,顯示她在提醒台灣人應該對於台灣的防疫成就感到驕傲。

美國2020富爾伯萊特(Fulbright)訪問學者南樂(Lev Nachman) 告訴德國之聲:「蔡英文透過演說提醒台灣人應該要為台灣在疫情間對國際社會做出的援助感到驕傲,某種程度上來說,她的演說能讓台灣人民反思身為台灣人的價值。」

華府智庫Global Taiwan Institute的副董事長葉介庭則認為,由於目前與全球公共政策相關的討論都還是圍繞著新冠疫情,所以蔡英文的就職演說也勢必得從新冠疫情出發。他向德國之聲表示:「我認為蔡英文該段演說內容明顯是想告訴國際社會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際,為何他們應該重視台灣的發言權。」

此外,蔡英文也在演說中提及台灣過去四年來經濟發展的成就。南樂指出,由於多數台灣人仍不太滿意過去四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所以蔡英文在演說中著重台灣過去四年的經濟成長,讓她未來四年在推動經濟政策時,能有個更有力的出發點。

另一方面,蔡英文在演說中也承諾會持續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爭取參與國際組織的機會並強化與其他友邦的關係。葉介庭認為,這顯示蔡英文認知到目前國際社會對台灣爭取參與國際事務的機會,有一定程度的支持聲浪,而這個聲浪中支持的成分大過於同情台灣處境。他告訴德國之聲:「這些支持聲浪代表國際社會認為台灣有一定程度的正當性能評論或參與國際事務。」

維持現狀的兩岸關係

各界也十分關注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會如何替台灣未來四年的兩岸政策定調。南樂與葉介庭都認為,今日的演說顯示蔡英文未來四年的兩岸政策,仍會著重在維持現狀與持續推動與中國政府和平對話的可能性。

南樂指出,蔡英文透過就職演說再次重申,她會尊重中華民國憲法,並努力維持兩岸現狀,而這個立場與四年前她首次就職時並無太大的差別。南樂向德國之聲表示:「蔡英文在今天的演說中,也重申台灣不會接受中國政府透過『一國兩制』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提案,但是她願意與中國在和平對等的前提下,展開對談。很明顯的,蔡英文想表達的是,她正在等待中國政府展露願意對談的意願。」

趁疫武統? 台灣人怕不怕

葉介庭認為,將和平對話作為她兩岸政策的基石,讓蔡英文能從道德制高點來否決中國針對兩岸展開對話所列出的先決條件。他說:「蔡英文基本上在告訴習近平:『只要你同意與我以和平對等的方式展開以和平對等的方式展開對話,我們什麼都可以談』。」

除此之外,蔡英文在演說最後也提到將在立法院成立修憲委員會,為各種憲政改革的議題提供一個對話平台。南樂認為,此舉對於蔡英文接下來想推動廢除考試院與將選舉投票年齡下修至18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他告訴德國之聲:「如果蔡英文能在第二任內成功將選舉投票年齡下修至18歲,這將會是她第二任內重要的成就。」

葉介庭則表示,除了將投票年齡下修至18歲外,目前台灣的社會對於其他須透過繁復的憲政改革來完成的議題,並未有太多討論。他說:「但如果中國一直試圖改變兩岸現狀的話,台灣社會或許會願意針對其他憲政改革相關的議題展開討論。」

南樂認為,整體來說,蔡英文仍透過就職演說展現了她願意追求改革的意願,而在她沒有連任壓力的前提下,各界會期許蔡英文能在第二任嘗試推動更多大膽的改革。他說:「但是根據蔡英文過去四年的執政成果來看,我們無法預測她是否會如各界所期望的大膽推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