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Luftfaht Fusionen

2010年3月26日

西班牙伊比利亞航空公司(Iberia)和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合並的好處顯而易見:英國航空公司在北美有強大業務優勢,而西班牙伊比利亞在南美洲業績不俗。

https://p.dw.com/p/McWB
合並的結果是雙贏圖片來源: AP

航運業專家、航空專業雜誌《Flugrevue》編輯賽巴斯帝安•施泰因克(Sebastian Steinke)認為:"這兩家公司合並,就可以各不影響,齊頭並進。"

不必擔心市場壟斷

航空業內分析師、美茨勒銀行(Bankhaus Metzler)的約爾根‧皮蓬(Jürgen Pieper)甚至認為此類行業合並是"絕對必要"之舉。皮蓬介紹說,全世界有100多家航空公司,其中"80%業績欠佳"。而這位銀行分析師認為,這其中的原因是航空業更多的變成了依靠國家財政補助的行業。而歐洲航空業的市場調整進展尤為顯著。不過皮蓬不認為伊比利亞和英國航空公司合並後會造成市場壟斷,因為這兩家公司即使合並後也只有世界市場10%以下的佔有率,因此是符合卡特爾制度,也就是符合競爭法的。而且兩公司的合並還對促進市場發展有推動作用。

以規模為優勢

比起規模較小的航空公司來說,大型航空公司在全世界競爭激烈的航空市場上有一定優勢。比如訂購飛機數量多,獲得的價格優惠也多。擁有飛機數量多,知名度也高。大公司在電腦訂票系統中出現率高,給客戶和旅客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業內專家施泰因克還表示,"大的航空公司航線多,可以為旅客提供更多飛行航線,組織安排合理的話,還能省錢不少。"

特殊框架條件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交通業和政治研究領域的分析師艾裡克‧海曼(Eric Heymann)的觀點是,由於航空業有不同於其他行業的一系列特殊框架規定,所以跨國公司進行合並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因為:"一家航空公司的飛行權往往屬於這個公司所在的國家,如果甲國的航空公司收購乙國的航空公司,那麼這家被收購公司的飛行權就可能失效。"關於飛行權的問題非常複雜,這也是為什麼在航空領域裡沒有太多跨國公司合並先例的主要原因。

美茨勒銀行的皮蓬則表示,在歐洲範圍內,跨國 航空公司之間的合並已經得到簡化,所以法航(Air France)和荷蘭KLM航空公司已經合並,德國漢莎(Lufthansa)收購了瑞士航空公司(Swiss),現在英國航空公司與西班牙伊比利亞的合並也成為現實。這些合並之所以能成行,是因為相關要求降低,比如接手另一家歐洲航空公司的大多數股權已經不再是被禁止的。皮蓬同時表示:"如果是歐洲,北美和亞洲的公司之間合並,那麼要困難得多,因為還要遵循不得購買被收購公司過半股權的規定。"

危機之中締結聯盟

一些大型航空公司由於跨洲際的合並受到種種限制,因此成立了跨洲聯盟。早在1997年,包括漢莎在內的5家大型國際航空公司就成立了"星空聯盟"(Star Alliance),成員共享軟硬體資源和航線網,旅客可以在任何一家"星空聯盟"的航空公司的服務台換登機牌。目前這一聯盟已經有26家航空公司參與,飛行範圍覆蓋全世界175個國家。類似的聯盟還有法航和KLM參與的"天合聯盟"(SkyTeam), 以及英國航空公司和伊比利亞加入的"寰宇一家"(Oneworld)。

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海曼認為,此類聯盟可以說是"迫不得已而為之":"隨著市場自由化的推廣 ,可以使這樣的聯盟在未來也可以進行資本共享。"

經濟衰退和能力過剩

航空業正面臨巨大的壓力已不是什麼秘密。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使該行業遭受嚴重損失。德意志銀行的海曼表示,即使現在經濟緩慢復甦,經濟危機造成的影響還會佔主導地位。

航空行業的一大問題是能力過剩,這點在經濟和金融危機中也沒有得到改變。海曼講道:"多年來一直有個說法,就是航空業將進行一次殘酷的整改。不過我很懷疑,這是否能奏效。由於當前的經濟和金融危機,一些飛機被停用。但只要經濟有復甦跡象,馬上就會有新的航空公司成立,提供更多的飛行服務。" 也就是說,這個行業沒有進行健康的'瘦身',生產能力過剩會導致價格下跌,而這會給該行業造成更大壓力,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作者:Klaus Ulrich/ 謝菲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