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與新冠病毒作戰:古巴大夫或能提供幫助

Astrid Prange
2020年3月17日

以前是埃博拉,現在是新型冠狀病毒:古巴醫生們也有能力迎戰這一疾病?哈瓦那的「白衣軍」不僅享有國際聲譽,而且還給古巴帶來寶貴的外匯收入。

https://p.dw.com/p/3ZYmu
Sierra Leone Kuba senden 165 Mediziner nach Westafrika
與埃博拉作戰的首批古巴醫療隊成員飛抵塞拉昂首都弗裡敦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F. Plaucheur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危機中,一種來自古巴的藥物也起著重要作用:干擾素Interferon alfa-2b。

古巴政府喉舌《格拉瑪報》稱,這一抗病毒藥是北京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30種藥物之一。

涉及其全球應用問題,世衛組織迄今持謹慎態度。該組織醫學委員會成員普法費爾(Dina Pfeifer)在回答德國之聲的相關提問時這麼說:"沒有臨床研究,無法評論這一干擾素的治療前景"。

2014年埃博拉疫情期間,古巴醫生在西非的援助行動曾引起世人特別關注。當時,古巴向塞拉利昂、利比裡亞和幾內亞派出了460多名醫生和護理人員,其中165人直接受世衛組織的委派。

埃博拉考核

德國全球與區域問題研究所(GIGA)拉美事務部的古巴問題專家霍夫曼(Bert Hoffmann)指出,世衛組織對古巴醫生們在埃博拉疫情中的表現有良好印象,認為他們行動迅速、富於效率。

霍夫曼預期,古巴擁有的專長也會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鬥爭中受到重視。他指出,眾多衞生體系欠發達的窮國也會面臨冠狀病毒問題,若世衛組織要對此作出反應,則古巴醫生也可能被派去非洲抗疫。

Kubanische Ärzte helfen Erdbebenopfern in Pakistan
古巴醫生在宏都拉斯幫助醫治登革熱患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Hattori

菲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曾稱古巴醫生是服務於國際主義使命的"白衣軍"。據古巴衞生部提供的數字,從1963年以來,古巴共向164個國家派遣了60多萬人次的醫生。目前,該國有約3萬名醫護人員在67國參與使命,非洲和拉丁美洲是重點。

商業模式

曾經的國際團結象徵逐漸演變成了一個賺大錢的模式。據聯合國貿發組織提供的數字,古巴對外醫療服務的年度外匯收入約達110億美元。作為比較:2018年,該國蔗糖 、煙草、鎳和朗姆酒出口外匯收入為30億美元。

古巴問題專家霍夫曼解釋說,自1989年起,鑑於外匯來源枯竭,哈瓦那作出決定,將醫療強項轉變為經濟強項,在服務本國民眾和在人道救援之外產生經濟效益。

醫生多,藥品少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受歡迎的專長之間的這種矛盾導致悖謬現象:公共衞生系統雖擁有足夠的醫生,但因經濟危機和外匯短缺而面對藥物和醫療器械匱乏。在美國拿美元的計程車司機比醫生掙得多。

因此,古巴的衞生制度得到許多國際組織的支持,其中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泛美衞生組織、國際疫苗免疫聯盟(Gavi),或國際明愛組織(Caritas International)。

《紐約時報》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古巴的衞生制度和美國的完全相反,"在古巴,醫療免費,基本醫療服務奏效。在美國,醫療服務昂貴、依賴高技術"。

古巴接種疫苗的兒童數量多於美國

統計顯示,古巴擁有成功的預防及基本醫療服務系統。該國的兒童死亡率低於美國。在古巴,接種疫苗的兒童數量多於美國,幾乎所有國民都參與成人預防癌症檢查項目。

即使古巴成不了美國的醫療榜樣,這個社會主義島國將國內生產總值的11%用於公共健康事業,這一點在拉丁美洲以及在眾多非洲國家卻被視為表率。古巴人對這個悖謬現象似乎已習以為常。該國有這樣一句俏皮話:"我們活如窮人,死象富人。"

現在,新冠病毒也來到了哈瓦那。據該國共產黨機關報《格拉瑪報》報導,3月12日,3名義大利遊客被確診感染,被送入佩德羅‧庫裡熱帶醫學研究所(IPK)治療。報導稱,這3名患者"狀況良好"。

霍夫曼認為,新冠肺炎危機不僅凸現了窮富矛盾,而且也顯示出了專制和民主制之間的矛盾。他指出:"在採取嚴厲措施抗擊疫情的問題上,古巴和中國這樣的國家有巨大優勢,因為,國家可以直接下手。在那裡,有著一種軍事套路,緊急情況下,可以把一架飛機徹底清空。這是蠻橫行為,但在這種局面下卻能產生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