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脫穎而出逐鹿德國:專訪中文競賽獲獎人

記者豆餅報導2006年8月21日

來自德國北威州明斯特的阿耐特-馮-杜魯斯特-胡約斯霍夫中學的18歲女生法蘭斯(Franziska Strothjohann)和同班男生阿巴努斯(Rabanus Mitterecker)參加了全德國中文競賽。這兩名從未去過中國的學生,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熟練地掌握了200到300個中文單詞。在50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最終取得了9月份什未林的決賽權。德國之聲記者專程赴明斯特,採訪了獲獎學生、老師和校長。

https://p.dw.com/p/8zGj
齊老師口若懸河,學生們聚精會神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這次中文競賽是由柏林的中國大使館策劃組織的。阿耐特中學的中文教師齊墨君博士(Dr.Martin Kittlaus)和校長赫爾曼斯博士(Dr.Arnold Hermans)都是富有遠見的人,將中文設定為中學畢業考試科目這一想法變成了現實。

女學生法蘭斯在競賽中表現出色,除了從5個可選競賽題目中挑選一個關於近現代中國的,寫了一篇小論文,還做了一篇閱讀理解,用中文回答了幾個問題。她認為這是檢測德國學生的中文書寫,閱讀和分析能力。在談到中文學習的酸甜苦辣是,她興趣盎然的說:「中文非常有趣,特別是這次競賽。雖然學習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尤其是對像我這樣最初對這門語言沒有任何瞭解,也沒有聽別人說過中文的人來說。有時候,會覺得有一些煩,因為有太多東西要學,但卻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法蘭斯學習中文完全源於興趣愛好,至於會不會把漢學作為事業的方向,她還不確定。其實如果僅僅是去中國旅遊對於她來說也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同班的阿巴努斯對中文學習有自己的看法,他覺得中國的文字很有意思,容易被記住,和歐洲其他語言譬如法語,西班牙語完全不同。但是口語部分需要多多練習,和學其他外語一樣。促使他學習中文一個重要原因是,其他的外語可以在別的中學學到,而中文不行。阿巴努斯計劃高中畢業後的假期去中國旅遊,如果這次中文競賽他能奪冠,他可以贏得一張免費去中國的機票。可以在此期間參加一個中文班,提高中文水準。

法蘭斯和阿巴努斯的中文老師齊墨君博士,阿耐特中學至今唯一的中文老師,主修政治學,副修漢學。當被稱讚普通話標準流利時,他謙虛地回答:「哪裡哪裡!」齊墨君博士起先在明斯特大學漢學系任教,通過大學得知阿耐特中學要開設中文課的大膽想法。在那時候是一種冒險,因為整個北威州阿耐特中學是第一所將中文設定為中學畢業考試科目之一的學校,也就是說,高中畢業考試時,學生們可以選擇中文作為自己的第三或者第四學科,而在整個德國這樣的學校為數不多。他非常感謝校長赫爾曼斯博士給了他在中學裡教授中文的機會。三年過去了,事實也證明這一項目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齊墨君教授還談到了對中文學習前景的一些看法,「二十一世紀,中文已經成為世界語言。對於德國學生來說,學習中文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將來的就業也很有好處。第一屆在阿耐特高中學習中文,畢了業的學生,有一些已經找到了好的工作位置,譬如在銀行,旅店,商業等各個領域。中文現在很重要的,並且會一直很重要。只是目前學校面臨的問題是,缺乏足夠的專業可以教授中文的教師。」

阿耐特中學的校長赫爾曼斯博士對法蘭斯和阿巴努斯在這次中文競賽中的表現感到欣慰。他說:「在阿耐特中學,中文是基礎課。我們之所以開設中文課,一是意識到中文的重要性,二是希望我們的學生對中國有所瞭解,至少具備一些基礎常識,認識到在過去二十年裡中國的飛速發展。當然沒有人能預測未來的二十年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阿耐特中學目前共設立了三個中文班,每個年級一個,共有20多個學生。赫爾曼斯博士預測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學習中文,所以計劃再開設兩個中文班,為了教學的需要,阿耐特中學已經開始計劃招收教授中文的中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