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背景分析-東南亞的伊斯蘭震源

2002年10月21日

911後,東南亞就在反恐怖方面引起了國際上尤其是美國的關注,首先由於那裡有2億多穆斯林。最近峇里島的恐怖襲擊似乎再次提供了證據。真的應該象美國政府人士要求的那樣,把東南亞視為反恐怖第二前線?

https://p.dw.com/p/2lNR
印尼-峇里-一夜之間天堂變成地獄

與阿拉伯世界有很大差別

必須看到的是,東南亞的恐怖主義根基跟阿拉伯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伊斯蘭教相當晚才進入印度尼西亞,大約始於14世紀。在印尼的各個島上,基礎打得有深有淺。

比如,北蘇門答臘島上的伊斯蘭就比爪哇島上濃烈得多。而爪哇則是印尼的主島。約三分之二的印尼人居住在那裡。這裡的行為,決定,對印尼其它島嶼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正是在這個最重要的爪哇島上,人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可以說浮於表面。許多爪哇人,儘管他們轉而信仰伊斯蘭教,但他們始終保持著他們的伊斯蘭前信仰世界。 伊斯蘭教在印尼被迫作出對當地習俗與舊信仰的適應和容讓。

而現在被視為恐怖島的峇里甚至可以視為印度教的領地。此外,在印度尼西亞還生活著約2000萬基督徒。那是荷蘭殖民時代的遺產。

伊斯蘭難以獨霸印尼政壇

事實上,今日印尼是一個多宗教國家。雖然85%的居民自認是穆斯林,但他給旅遊者的印象總是一個多極起伏的地方。至少在當前,很難想像伊斯蘭會在印尼獲得政治上的統治地位。

德國弗萊堡政治學教授呂蘭德認為:「印尼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國家,但在伊斯蘭教方面,不能以中東與近東的尺度來衡量印尼。相當大一部分居民只能說是名義上的穆斯林,他們的伊斯蘭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帶有自然宗教、佛教和印度教傳統的印記。」

在這個國家獨立以來的50多年裡,各屆政府和勢力強大的軍方都努力讓伊斯蘭遠離政治。他們知道,他們這樣做能得到大多數國民的支持。1999年,印尼進行了自1955年以來的首次自由選舉,然而,高舉伊斯蘭旗幟的眾多黨派最終的總得票數加起來也沒有達到一半。

選舉中獲勝的是高舉民族旗幟的跨宗教的黨派。未來的選舉大體上也將如此。原因之一是,關心政治的穆斯林在印尼並沒有找到一個共同的路線。因此可以說,印尼雖然現在成了恐怖襲擊的對象,但它並不是一個伊斯蘭的火藥桶。

菲律賓情況類似

菲律賓是亞洲唯一一個基督徒佔人口多數的國家。南部伊斯蘭少數「民族」的反抗鬥爭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現在,他們的鬥爭主要指向北方基督徒的南遷。但他們的鬥爭幾乎談不上有什麼結果。

有些菲律賓南部組合已經淪落為強盜團伙,比如阿布.薩雅夫的團伙。這個團伙以綁架和謀殺而聞名。菲律賓政府對這個團伙的鬥爭也得到了美國的支持,但收效甚微。這些團伙有的也得到國外激進伊斯蘭組織的支持。

和平談判斷斷續續地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一個中心爭議點是土地爭端。但現在,本地人和外來人的居住區已經幾乎無法分開,使這個問題更加難以解決了。帕少大學達姆教授認為:「那裡將繼續是一個衝突地區,就像500年來始終是衝突地區那樣。」

對遙遠的首都馬尼拉來說,南部的衝突是個問題,但並不是給政府帶來難以承受的壓力的問題。政府每天要面對的還有許多其它問題。

雅加達問題更嚴重些

印尼的首都日子應該說比馬尼拉難過。印尼至今深陷在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其它任何國家都不像印尼受亞洲金融危機打擊之巨。1998年,蘇哈托總統因此而下台。從那以後,這個國家想品嘗民主的滋味,但舉步維艱。政治上的不穩定顯而易見,腐敗像以往一樣深入骨髓,數以百萬計的人掙紮在貧困線下。

極端伊斯蘭組織當然想要利用這些。他們懂得如何用媒體做文章。一次幾千人的遊行可以上電視鏡頭。但無論如何, 走上街頭的總是政治上的少數派。

總而言之:

南亞雖然成了國際恐怖主義的活動舞台之一,但在象印尼和菲律賓這些國家的民眾中,伊斯蘭恐怖主義的同情者要遠遠少於阿拉伯世界。美國和西方要在東南亞建立第二前線時,必須要考慮到這樣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