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完成對中國人權報告的審議

德國之聲中文部2009年2月12日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工作小組周三(2009年2月11日)完成了對中國人權狀況的審議報告,中國拒絕了19個國家提出的針對中國人權的意見和建議,儘管其中有些建議的原本用意是向北京示好。

https://p.dw.com/p/GsJQ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會旗在日內瓦飄揚圖片來源: AP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目前採取對190多個聯合國成員國的人權狀況按國別進行審查的制度,即所謂的"普遍定期審查制度"。無論是民主國家還是威權國家都要依次輪流在日內瓦"過堂",本周輪到了中國第一次進行這樣的審議。中國官方提交了一份自己的人權報告,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和民間人權組織也分別提交了有關中國人權現狀的報告。

總共有六十個國家對中國的人權狀況提出了意見或者建議,中國最後拒絕了其中十九個國家的部分或者全部建議。瑞士、英國、法國、墨西哥、捷克、義大利和匈牙利這七個國家的建議被中國全面否定。

香港民主黨副主席劉惠卿和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發布的新聞稿稱,中國拒絕接受的內容包括"盡快落實《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廢除死刑、成立符合巴黎原則的人權機構、將新聞自由的新法規擴大至內地記者以及容許維權人士透過和平示威表達意見等"。這份發言稿還說,"民間代表團對中國拒絕接納近三分之一發言國家提出的建議感到震驚和遺憾"。

被否定的建議中,有些實際上用意是幫中國政府說話的。例如,斯里蘭卡代表建議中國向世界推廣將強有力的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自治結合起來的經驗,或者辛巴威代表建議中國向世界展開媒體攻勢,以避免世界對中國的誤解。

人權觀察組織日內瓦分部發言人朱莉葉‧德-裡維羅女士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否定了很好的建議,例如廢除死刑和實行新聞自由,把給西方記者的一些採訪自由擴大到中國本國記者,甚至司法獨立和律師獨立的建議也被拒絕。"

儘管如此,人權觀察組織認為,聯合國的這一評估機制十分寶貴,因為它迫使聯合國成員國徹底檢查自己對人權承諾的落實情況。

中國有權利拒絕任何建議,但是中國政府明確拒絕呼籲其實行新聞自由和司法獨立等建議,這一次白紙黑字寫進了聯合國文件,讓全世界都看在眼裡。德-裡維羅女士對此評論說:"我想,這一程序的好處是能讓一個國家表現出真實面目。它明確顯示中國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讓步,沒有做出具體承諾來對待人權問題上的挑戰。這個審議留下了有關中國對待人權態度的真實記錄,也顯示出中國不願做出大的改善。"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