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挾貿易差額威脅 中使百謀千計對抗

2018年7月10日

中美「貿易戰」會否導致領導人相互攻訐?川普发文抱怨中國可能拿「北韓去核」當作貿易爭端籌碼。北京則小心應對,傳出要官媒避免攻擊川普,以免戰火燒到習近平。

https://p.dw.com/p/3175i
China Stahlindustrie Arbeiter
美國為貿易大動干戈。中國除了以战止戰還得低調謀劃。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總統川普看准了對中貿易總額超過5000億。一旦所有中國進口商品遭課徵關稅,相對進口中國,價值1300億美國商品,「關稅戰」美國穩操勝券。

不過中國籌碼不只關稅,還可以透過「品質型」報復措施回擊。包括打壓美國汽車製造和銷售業,以及其他依賴中國的美企、拋售美國國債、甚至介入美朝關係。

相較美國時時亮牌,中國默默運籌帷幄。周一(7/9)傳出,美國汽車特斯拉已將Model X和S售價提高2萬美元。特斯拉高度倚賴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還計劃在中國設廠。

川普周一在推特上表示,北韓去核受阻有可能是中國從中作梗。

他說美國有信心靠著峰會協議和「兩人握手」確保金正恩去核意願,但「相反地,中國可能因為美國貿易立場施以負面壓力」。最後加上,「希望不是」。

川普过去就曾批評習近平在金正恩背後下指導棋。不過這次他顯得比較小心,沒有直接點名習。

根據《南華早報》,北京下令要官媒避免直接攻擊川普本人。這也是繼「淡化中國製造2025」後,傳出的第二個貿易戰報導指南。

中國官媒,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和環球網,雖然連日批評美國「違反世貿規則」或是「高舉保護主義大旗」等等,卻未直接攻擊川普及其官員。

CHINA-POLITICS-CONGRESS-US-NKOREA (AFP/Getty Images)
川普和習近平在北韓問題上過招。金正恩漁翁得利?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F. Dufour/B. Smialowski/T. Yamanaka

報導指出,中國正極力避免上演川普与金正恩過去對罵的戲碼,以免習近平遭醜化成為社會笑柄。

中國接續出招

1. 鎖定美企

透過國家主導和高度管控的經濟制度讓主管機關干擾美企運作。譬如執照發放、徵稅、反獨佔和其他相關調查措施。像高通欲以440億收購NXP受阻就是一例。

中國與其他國家有糾紛時,也能透過抑制消費精準打擊。像是過去北京當局曾透過官媒鼓勵消費者抵制日韓和其他商品。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韓國零售業樂天(LOTTE)。該集團因提供土地給軍方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引發中國強烈不滿,遭中國民眾抵制。最後樂天關閉北京99間超市和其他中國銷售點。雖然最後中韓和解,但樂天決定放棄並變賣相關資產。

2. 金融槓桿

中國持有美國1.2兆美國國債。若貿易戰不歇,即便損失,中國還是極有可能拋售這些國債。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中央央行也可能介入干預貨幣市場。

3.外交壓力

中國向同樣受到「美國優先」政策影響的美國盟友,包括歐盟、加拿大、日本等國喊話。中國作為「自由貿易捍衛者」角色,向其他政府提出經濟合作案。不過歐盟已確定和中國保持界線。

影響「朝鮮半島去核化」也是中國可以用來制衡美国的可能策略。

夏立民/李芊 (美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