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官員追憶「五四」精神: 何為愛國?

2020年5月5日

中美兩國過去幾周因新冠疫情,展開了激烈的口水戰,而在這敏感時刻,美國的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周一在一場演說中,以「五四運動」周年為題,從美國的觀點發表了他對中國時下公民意識的看法。他直指,在新冠疫情中不幸喪命的醫師李文亮是現代中國「五四」精神的繼承人。

https://p.dw.com/p/3bmCe
Deutsch-Chinesen trauern um Dr. Li Wenliang und fordern Meinungsfreiheit
博明認為,現在繼承「五四」精神的中國人,是像在新冠吹哨者李文亮醫師一樣有公民意識的中國公民。圖片來源: KW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 (Matt Pottinger) 周一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米勒中心舉辦的一場線上研討會上以中文發表演說。由於適逢中國「五四運動」的101周年,博明便以該運動的精神作為演說的主軸,談論時下中國人的公民意識。

博明表示,隨著五四運動邁入第二個世紀,中國人仍是唯一能回答何為「五四運動」最終遺產的人。

博明認為,現在繼承「五四」精神的中國人,是像在新冠吹哨者李文亮醫師一樣有公民意識的中國公民。他說:「在我看來,現在『五四』的繼承人,就是有公民意識的中國公民,其表現在於他們做出的大大小小的勇敢行為。李文亮醫生就是這樣的人。」

博明引用李文亮接受媒體訪問時的回答,表示李文亮所謂的「健康的社會,應該有多個聲音」的說法,正是使用了胡適的「大白話」。博明接著説,在今日的中國,見記者或當記者都需要勇氣。

然而,現在在中國堅持「五四運動」民主願望的人,通常會被中國共產黨標示為「不愛國」丶「親美」或有「顛覆性」。

他表示:「如今在中國,連找到國內外的調查記者都難上加難。一些試圖揭露武漢疫情的公民記者失蹤了,包括陳秋實丶方斌和李澤華。 最近幾個月,被驅逐出境的外國記者人數超過了幾十年中被蘇聯驅逐出境的人數。李文亮 的醫生同事艾芬醫生也對武漢的疫情提出了警告。據報導,艾芬醫生在接受採訪後再也不 能露面了。」

雖然中美的對立局面因新冠疫情再度升高,但博明在演說的問答時段也重申,美國並沒有考慮因新冠疫情對中國採取懲罰性的措施。他說:「川普总統在做的是繼續執行已存在的政策,而這個政策是與中國建立平等且公正的關係。雙方的關係不再是因為中國自行實現自由化,而准許他們利用中美的雙邊關係。」

中國人不配民主?最不愛國的論調!

博明卻認為,當政府壓制人民基於勇氣而表現出來的行為時,往往會招致更大規模的反撲。他說,過去幾個月,中國國內有許多人表現出道德與行動上的勇氣,而他們都是在追求胡適與張彭春之後,幾代中國人的共同理想。

Studentenbewegung China 4. Mai 1919
博明在演說中也提到了胡適與張彭春兩名「五四運動」的代表人物。他說,胡適所提倡的「白話文運動」,強調的是文字應該反映人民的聲音,而不只是記錄先賢。換句話說,博明認為「白話文運動」體現出胡適根本不在乎菁英主義。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KPA/TopFoto

博明強調:「他們中有政治人物丶有人把生命獻給了信仰,也有人遵循中國傳統的良心學者,很多是普通公民。許章潤丶任志強,許志勇丶伊力哈木丶方方丶20 位拒絕上帝服從共產黨的天主教神父,以及去年數百萬為法治—法律的統治—而和平示威的香港市民。這些還只是少數。」

博明在演說中也提到了胡適與張彭春兩名「五四運動」的代表人物。他說,胡適所提倡的「白話文運動」,強調的是文字應該反映人民的聲音,而不只是記錄先賢。換句話說,博明認為「白話文運動」體現出胡適根本不在乎菁英主義。

而曾代表中華民國參與制定《世界人權宣言》的中國學者張彭春,也因在宣言制定過程中,扮演了獨特的角色,被西方學者視為結合西方個人主義與中國集團主義的代表。

雖然張彭春後來因對中國缺乏民主感而感到沮喪,並因此辭去外交官職務,但是博明在演說中也提到:「張彭春和胡適都知道『中國人不適合民主』 不過是一派胡言,是最不愛國的論調。今天的台灣就是鮮活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