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找上門要求中國打擊盜版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5年1月13日

美國商務部長埃文斯正在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美中兩國此次商務會談的要點是中國對美國的巨大貿易出超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新蘇黎世報就埃文斯此次訪華進行了評論。法蘭克福匯報則為中國的糧食儲備下降感到擔憂。

https://p.dw.com/p/67Cn
中國潮衝擊了美國的自由幸福?圖片來源: AP

新蘇黎世報寫到:「埃文斯給中國東道主帶來了美國經濟界對難以進入中國市場和中國嚴重侵犯專利權和智慧財產權的一系列投訴。中國在美中雙邊貿易中的順差不斷增長使美國政府在國內受到很大壓力,調查表明,最近幾年美國喪失的一大部分就業崗位都是因為中國廉價商品大量進入美國造成的。

美中兩國爭執的主要內容是中國貨幣匯率綁靠美元的問題。美國工業界認為,中國貨幣幣值被過分低估。這樣,在與中國供貨商競爭時,美國廠商在價格上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但是,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不會成為埃文斯北京會談的中心議題,因為北京一再表明,它不接受別人對其貨幣政策的指令。在盜版問題上,北京的態度就不同了:美國抱怨說,中國的盜版行為每年給美國娛樂工業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失。北京保證要打擊盜版行為,但是由於這些劣行最近幾年不斷蔓延,北京的保證難以說服人。同樣,美國指責中國廣泛盜用受到保護的消費品名牌,也是合理的。」

中國糧食儲備急劇下降

2004年全球糧食收成的增長雖然緩和了糧食供應緊張局勢,但由於需求增多,世界糧食儲備已下降到極其低下的水準。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文章特別談到了中國的糧食問題:

「中國的小麥儲量多年來一直呈下降趨勢,2005年和2006年可能繼續下降,到時不僅要像已成慣例的那樣,靠進口補充國內需求,而且必須大幅增加進口、以免國內小麥儲備繼續下降。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的稻米儲備最近幾年也在急劇下降,從統計上來看,這種糧食處於與小麥相似的狀況。

作為最重要的飼料糧食,玉米也面臨類似的發展態勢。中國出口玉米,但由於國內需求加大,不得不減少出口,以保持最低儲備量。專家們普遍表示擔心,中國農業可以使用的土地已經告罄,對農業技術加大投資雖然能提高農業生產率,但即使北京領導人覺得政治上值得這樣做,也需要多年的時間才能見效。加速投入現代化農業機械將使農業的失業人口劇增,造成農業地區更多人口流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