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制裁中國高官成熱議話題

文山
2020年12月9日

通常,涉及香港政治、美國制裁中國官員的話題都會在中國社交網路上成為「敏感詞」。不過,本周美國宣佈對全國人大常委會所有14名副委員長的制裁令,成為了「知乎」網站上排名前三的火爆議題。

https://p.dw.com/p/3mTcv
China Ding Zhongli Klimatologe und Vizechef des Nationalvolkskongress
2018年3月,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14名副委員長宣誓就職圖片來源: Pang Xingle/Xinhua 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的問答型社交網路"知乎"在12月8日添加了"如何看待美國宣佈制裁包括丁仲禮在內的14位中國官員?"這一問題,短短一天內就吸引了近900名用戶回答,一度沖到熱榜首位,此後依然保持在前三的位置。

此次事件的背景是:美國財政部周一(12月7日)宣佈制裁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全部14名副委員長,指責他們涉及參與取消4名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的資格。全國人大常委會11月發布決議,對香港立法會議員的資格添加規定,港府隨即取消4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的資格。香港其他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隨後宣佈總辭。美國財政部這項制裁將禁止上述14名官員本人與家屬入境美國。這14人在美國的資產也會遭到凍結。

不過,在知乎網站上,排名靠前的回答大多只是對香港議題一筆帶過,而是將焦點集中在丁仲禮這一名被制裁的官員上。知乎用戶普遍讚揚丁仲禮是"中國的脊樑",認為他被列入制裁名單,簡直就是讓美國制裁變成了中國的光榮榜。

China Ding Zhongli Klimatologe und Vizechef des Nationalvolkskongress
2016年,梅克爾總理曾經在北京的中科院大學與時任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一同參加和學生的對話活動圖片來源: How Hwee Young/dpa/picture alliance

丁仲禮曾稱氣候保護是陷阱

伴隨著這條新聞,丁仲禮2009年參加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峰會之後接受中國央視記者柴靜採訪的內容也再次被知乎網友熱炒。在十多年前的這則採訪中,被許多中國網友蔑稱為"公知"、"白左"的柴靜提出,中國人口太多,所以應該主動少排溫室氣體。對此,身為知名古氣候學家、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丁仲禮反駁說:"那我就要問你了,你就是說中國人是不是人?這就是一個根本的問題了,為什麼同樣的一個中國人就應該少排?""我(中國)歷史上比你(西方)少排很多吧?我(現在)人均排放跟你一樣多,這我不過分吧?"在同一期節目中,丁仲禮還認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的"減排方案"實際上是"減排話語下的陷阱",這為發達國家設計了比發展中國家多數倍的未來人均排放權,其結果是要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加大富國與貧國的差距。

過去幾年間、尤其是中國主動宣佈加大溫室氣體減排力度後,十多年前的這則採訪時常被中國網民挖出。在目前知乎話題下,最高贊的回答開篇就寫道:"喜歡丁仲禮院士。美國制裁丁院士,恰恰說明了丁院士是個很厲害,對國家有重要貢獻的人。"

指責美國憲法"反人類"

還有一則排名前五的高贊回答則認為,丁仲禮被美國列入制裁的原因是"竟敢在大眾傳媒上公然論證中國人也是人……也有資格喘氣,吃飯,燒化石燃料,竟敢把中國人和美國人放在一個人格平等的語境中展開討論。"這名用戶還指責美國憲法實際上是一份"種族滅絕反人類文件",其中反復念叨的"We the people"應該被譯作"只有我們算人"。該網民最後論證說"如果說在地緣政治和軍事鬥爭領域,我們和他們還有那麼一丁點的妥協可能和談判空間的話,那麼在事關做人權和呼吸權合法性問題的文化和輿論戰線上,我們和他們之間早已是必有一亡,你死我活的割喉戰局面。"

另有一些知乎用戶提出,從林鄭月娥只能用現金消費可以看出,美國政府針對個人的制裁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因此中國必須進一步加快全面脫離美國金融、輿論、技術、標準的體系性建設。"讓世界其他國家有得選,也讓我們有資格說不。進一步星辰大海,退一步萬劫不復,吾輩尚需努力啊!"

反方觀點需到"牆外"找

值得一提的是,知乎網站上的這條高熱議題是由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帳號所添加。在近900條回答中,有18條被網站管理方"折疊",最終讓網民意見呈現出了一邊倒的局面。不過,也有一些"漏網之魚":比如一條只有幾十個點贊的回答就指出,美國制裁的邏輯很清晰,就是針對人大常委會所有的副委員長,"但是提問者包括大多數答題者都在故意把重點往丁仲禮靠。各種陳年的舊圖言論拿出來,然後就說你看看,美國佬怕的就是丁院士這種人。不就是想把柴靜還有你們所說的公知們再拉出來踩一腳嗎?"這名用戶認為眾人"罔顧事實,自說自話,連起碼的就事論事都做不到";"就這樣一群新聞內容都不願意看全或者假裝沒看全的人,還整天批判這個批判那個,戈培爾味很重呀。剛剛一看,提問的是環球時報,那一切都可以理解了。"

而在中國境外的推特等社群網站上,中文用戶對美國此輪制裁的評價則呈現兩級分化的局面。在支持美方制裁的陣營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是對制裁只限於副委員長而未觸及委員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戰書表示不滿,認為制裁的大方向雖然正確,但是川普政權依然在"避重就輕"。還有人則諷刺說,14名中國高官的在美資產被凍結,"心裡恨死習近平了:攢那麼多美金、讓兒孫小老婆到美國來容易嗎?"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