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債—貿易戰中的中國王牌抑或燙手山芋?

葉宣
2019年5月16日

美中貿易戰升級,談判達成協議似乎遙遙無期。中國國內「我們不怕」、「必贏」的聲浪高漲。有專家稱,中國持有上兆美元的美國國債,乃為一張制敵王牌。事實果真如此?

https://p.dw.com/p/3IbEx
Brennender Dollarschein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好事還是壞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blickwinkel/A. Laule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中先後實施加徵關稅舉措,貿易戰愈演愈烈之際,一篇有關中國還有"三張王牌"的文章在網路上廣泛轉載。文章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中美關係問題專家金燦榮。

文章指出,貿易戰中,中國還有三張牌可以跟美國打:兩張"小王",一張"大王"。"大王"是美國公司在中國的市場。第一張"小王"是徹底禁止對美國出口稀土。金燦榮教授眼中的另一張"小王"牌是美國國債。"中國持有2兆美國國債,得個機會(在美國國債上做文章)就不得了"。

這篇文章基於金燦榮在2018年7月接受媒體的一次訪談,當時他還補充說:"比如像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國債3個月賣不動,中國政府逆風而上,穩定了信心,美國活過來了。那時候中國要是落井下石,美國就慘了。"

那麼,是否可以由此推理,認為在貿易關稅戰正酣的眼下,美國國債就是一件能向美國施壓的利器呢?一些專家並不這樣認為。

有錢人的煩惱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教授對"國債牌"的說法不以為然。他對德國之聲表示,持有大量美國國債,是中國外匯儲備的性質所決定的。"這談不上是什麼牌。中國持有3兆外匯儲備,其中大多數是美元,拿這些美元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持有美國國債。認為中國把這些國債賣了,能對美國形成很大壓力,是不成立的。"

Symbolbild Eurobonds
賣了美元買歐元?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J. Büttner

在黃澤民看來,持有美國國債是因為中國別無選擇,鑑於美元國債的安全和收益,"沒有更好的選項"。"賣掉,拿著美元現金幹什麼?也拋出去、換成別的幣種?歐元、英鎊還是日元?這是中國的問題,是我們自己有錢的煩惱。"

減持與關稅無關

《南華早報》引述三菱日聯(MUFG)銀行東亞全球市場研究主管Cliff Tan的觀點指出,目前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只佔美國總發債量的約5%。中國不太可能拋售美債,因為此舉將損害中國自身利益,同時助長極端的市場波動,對中國來說風險也很高。

黃澤民介紹說,由於中國巨大的經濟體量和貿易規模,外匯儲備總量超出了經濟學理論上"適度儲備"的範圍。儘管近5、6年整體在下降,但仍屬於超額儲備。"而外匯儲備中,美元的重要性,包括美元國債,是其他貨幣無法替代的"。

黃金為佳

黃澤民認為,既然超額儲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那麼中國的長期目標就應該是改善儲備結構:比如大幅提高黃金儲備的比例,以取代外匯儲備;增加民間外匯儲備。由此則涉及到金融貨幣領域的更深層次改革,包括以開放和發展金融市場為前提的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據路透社本周三(5月15日)援引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報導,3月份,中國拋售了204.5億美元美國國債,為2016年10月以來最大規模的拋售,美元國債的持倉降至近兩年來的最低。這是在此輪美中相互加徵關稅之前的動作。截至今年3月,中國持有1.12兆美元的美國國債。以上數據都是在一周半前美中貿易談判遭受重挫之前收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