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Willy Brandt – Kanzler der Aussöhnung

2009年8月22日

1969年聯邦議院大選後,維利‧布蘭特成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一位社民黨總理。儘管他的「新東方政策」在德國頗具爭議,但該政策在1971年為他帶來了諾貝爾和平獎。

https://p.dw.com/p/JGMF
布蘭特在1988年圖片來源: AP

他經歷生平中那個偉大的瞬間時,像石頭一樣板著臉。曾經參加反對納粹國家的地下鬥爭的他,曾經被政敵出賣的他,站在了奧斯陸諾貝爾學院的領獎台上。他覺得自己代表了"另一個德國",一個在納粹獨裁時期沒有進入共罪之中的德國。所以他為一些人所愛,為另一些人所憎。授予維利‧布蘭特諾貝爾和平獎,一方面是諾獎委員會對他的新東方政策表達崇高敬意,另一方面也蘊含著對他參加反法西斯鬥爭的肯定。

Flash-Galerie Deutschland 60 Jahre Kapitel 2 1959 – 1969 Willy Brandt
1969年9月28日,布蘭特在大選後表態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1913年12月18日,維利‧布蘭特出生在呂貝克,當時名叫赫爾伯特‧弗拉姆。他的童年充滿了坎坷艱難,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母親是一名售貨員。他在祖父身邊長大。還很小的時候,祖父就把他帶入了工人運動的組織中。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他先後參加了一系列社會主義組織。當納粹和希特勒於1933年1月30日接掌德國大權時,他還在德國。但不久後,赫爾伯特‧弗拉姆就受"社會主義工人黨"委派移民挪威。在那裡參加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決定在此後時常令他受人尊敬,但有時也給他帶來蔑視。

赫爾伯特‧弗拉姆變成了維利‧布蘭特

為了掩蓋身份,他化名為"維利‧布蘭特"。1937年,他作為記者,跟共和黨人一起前往內戰中的西班牙。對那場內戰的深刻印象和來自德國的可怕消息,都深刻地影響了他的今後一生。他於1938年被取消德國國籍。

Mauerchronik 4_01 (1970-79)
1970年3月19日,布蘭特坐火車啟程前往東德參加第一次兩德首腦會晤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作為斯堪的納維亞報紙的記者返回德國,旁聽了紐倫堡戰犯審判。他震驚地聽到了猶太人大屠殺的細節和被告們努力逃脫責任的辯解。當他兩年後重新獲得德國國籍時,他決定把化名"維利‧布蘭特"定為自己的正式名字。

他跟全家一起遷往柏林,在1948年6月24日至1949年5月12日的柏林封鎖期間,他成了柏林市長恩斯特‧羅伊特親信的工作人員。這是他在柏林政治生涯的起跑線,接下來,他在1957年至1966年間,先後成為柏林議會主席和柏林市長。

進入政府

1961年,維利‧布蘭特被推選為與現任總理康拉德‧艾德諾競爭的社民黨總理候選人,從而讓自己的名聲超出了柏林的範圍。同年,他與當時任柏林新聞訊息局局長的埃貢‧巴爾共同制定了新東方政策。儘管從1961年8月13日開始,柏林牆和鐵絲網把德國和歐洲一裂為二,但他們要在"通過接近走向轉變"的口號下實現德國與東歐的諒解。

Flash-Galerie Deutschland Polen 40 Jahre Kniefall Willy Brandt
1970年12月7日,布蘭特在華沙的驚人一跪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1966年,社民黨、基民盟和基社盟組建了第一個大聯合政府。維利‧布蘭特擔任外交部長和副總理。3年後,以他為總理候選人的社民黨贏得了大選,與自民黨組建了第一個社民黨-自民黨聯合政府。

在政府聲明中,布蘭特就已經明確指出新東方政策的方向:與二戰中比其它國家受害更深的東歐國家達成和解,以緩解兩德緊張狀態為目展開德德談判。儘管在維利‧布蘭特眼裡事實上存在著兩個德國,但他完全拒絕在"國際法上承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他認為,兩個國家"相互間不是外國",它們之間的關係只能是"特殊形式"的關係。

圍繞新東方政策的爭議

新東方政策分裂了民眾。一方警告說,不要把德國利益出賣得乾乾淨淨,在冷戰中接受毀滅性的失敗。另一方歡迎新東方政策,稱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外交政策的完善,艾德諾的融入西方與布蘭特的東方政策相互補充,新東方政策適合德國的地緣戰略地位,此外,它是德國對納粹政權造成的後果承擔責任的表述。在國內激烈的辯論之後,1970年,在莫斯科和華沙簽署了第一批"雙邊關係正常化"條約。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聚居區紀念碑前下跪,表示沉默的懺悔。

Umbau "Willy Brandt Villa" auf dem Venusberg
1973年5月20日,布蘭特夫婦在波昂總理府會晤勃列日涅夫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儘管布蘭特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新東方政策獲得了國際上的好評,政府與反對黨的衝突卻變得越來越激烈。1972年4月底,聯盟黨發起反對布蘭特的建設性不信任投票,僅以微弱票差沒有成功。

總理府裡的間諜

在接下來的重新選舉中,社民黨首次獲得聯邦議院裡的多數席位。在明確的多數選民支持的背景下,政府於1972年12月21日簽署了兩德基礎條約,這給兩德關係帶來了緩和。

維利‧布蘭特最終被一樁間諜醜聞絆倒。東德間諜君特‧紀堯姆多年來就在聯邦總理身旁,不僅在總理府,而且也在布蘭特的私人生活中。儘管這個事件的責任本身在秘密情報部門或者內政部那裡,布蘭特卻於1974年5月6日辭職。在辭職信裡,他寫道,一名聯邦總理絕不能是"可敲榨的",他公佈說,紀堯姆也瞭解屬於聯邦總理私生活範圍的事情。

Mauerchronik 4_05 (1970-79)
1974年,布蘭特跟東德間諜紀堯姆(當時他的親信、助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akg-images

此後幾年裡,維利‧布蘭特致力於南北對話,擔任了"社會黨國際"主席,努力爭取解決中東衝突,被視為"Elder Statesman"(資深國務活動家),他的影響力越出了本黨範圍,受到廣泛接受。在德國重新統一之際,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本來屬於一體的,就會共同成長"。1992年10月8日,維利‧布蘭特在萊茵河畔的溫克爾辭世,享年78歲。

Verband Deutscher Schriftsteller, Günter Grass und Willy Brandt
布蘭特跟作家們在一起,前排從左至右:伯爾,格拉斯,布蘭特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作者:Matthias von Hellfeld / 亞思明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