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經濟學家:中國最快明年4月結束清零

2022年11月12日

中國周五宣佈放寬新冠限制措施,但部分地區仍因確診人數上升收緊防疫限制。經濟學家預測,中國可能在明年第二季重新開放,最晚則要等到2024年。

https://p.dw.com/p/4JQfQ
China | Coronavirus Maßnahmen in Peking
圖片來源: Thomas Peter/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家衛健委周五(11月11日)發布改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包括對密切接觸者的"7+3"縮減為"5+3" ;取消"次密接"(密接的密接);取消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登機前只須一次48小時內核酸檢測;入境人員的"7+3"調整為"5+3",且目的地不得重複隔離。

雖然放寬防疫管制,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周四在政治局常委會議中已重申要堅定貫徹"動態清零"。經濟學家預測,中國最早要等到2023年第二季才會結束清零政策。

據彭博社針對23位經濟學家的調查,近半數認為,中國在2023年第二季度可能結束清零政策,時間點在3月初舉行兩會之後。另外7名專家則預估要等到7至9月才重新開放。還有兩名經濟學家預測要等到2024年的某個時間點政策才會發生改變。報導指出,中國政府何時開始減少對消費和投資造成壓力的限制措施,是經濟學家評估明年前景的關鍵。

彭博社經濟研究首席經濟學家舒暢(Chang Shu)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開始轉向與病毒共存後將釋放大量需求,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推動GDP增長高達1.6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飯店和零售業的增幅最大。她補充說,即使放鬆新冠規定,經濟仍將面臨來自房地產低迷和外部需求減弱的強大阻力。舒暢在報告中寫道,假設在下半年取消清零政策,2023年的增長率應會從今年的3.5%回升至5.7%。

但彭博社指出,中國國內旅遊、私人消費和商業活動或將花費比預期更長的時間才會重回正軌,原因是中國在放鬆限制措施後可能面臨一大波感染和死亡。根據台灣、澳洲和新西蘭的經驗,儘管疫苗接種率高而且都曾爆發過疫情,在放鬆限制的一段時間內仍出現感染潮和死亡人數迅速上升的情況。而面臨"免疫缺口"的中國情況可能更糟。報導稱,即便控制在發達國家中人均死亡最低的新加坡水準,也將出現40萬例新冠死亡病例,若上升到與澳洲相当的水準,將有超過80萬人中國人死亡。無論如何,短時間內的大規模死亡都可能震驚民眾,並導致全國各地政府暫時撤回重新開放的措施。

「清零」政策對於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確診病例上升 中國收緊防疫限制

在中國當局宣佈松綁新冠政策的同時,中國疫情再次升溫。中國衛健委周六通報,過去24小時共新增11773例感染病例,其中包括無症狀感染10351例。

當前疫情的重災區廣州市共有3775例感染,包括2996例無症狀感染者,比周五的3030感染病例略有增加。廣州市部分地區民眾周六被要求"足不出戶"並接受新冠檢測。本周五,廣州市衞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宣佈,廣州市將落實二十條措施,即日起調整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的隔離期限;不再甄別密接的密接,對目前在隔的次密者解除隔離。

據南方網報導,廣州市荔灣區、越秀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分別發布通告稱,12日起荔灣區劃定高風險區和臨時管控區;11日24時起,越秀區調整對相關區域臨時管控措施。

美聯社報導稱,廣州市海珠區政府在社群網站上宣佈,該區居民周六被要求在檢測期間待在家中,每戶允許一名成員外出購買食物。與此同時,隨著廣州病例數量上升,當局已經關閉該市大部分地區的學校、公共交通和地鐵服務。由廣州飛往北京及其他主要城市的班機被取消。

在中國各地,民眾要進入超市、辦公大樓和其他公共建築必須出示陰性檢測結果。重慶關閉了北碚區的學校。中部城市鄭州周六在人口共660萬的8個區進行大規模檢測。

中國民眾出入公共場所需要掃碼登記
中國民眾出入公共場所需要掃碼登記圖片來源: Wang Zhao/AFP

北京市民"曲線回家"引發熱議

與此同時,北京周六在疫情發布會上宣佈,啟動長期滯留京外人員救濟轉項,包括推送接觸長期滯留京外人員彈窗、購票限制,昨日24時已生效;主動對接梳理滯留京外一個月以上、且有返京意願人員等。但網上有部分民眾實際測試後抱怨,彈窗問題至今沒有解決。

在北京的嚴格防疫措施下,手機應用程式健康寶"彈窗"跳出提示,導致許多在外地的市民有家歸不得的情況不斷上演,部分民眾"曲線回家"引起了熱議。微博網民"生活話事人"11月9日發文稱,"講個離譜的新鮮事兒:一個客戶離京去廣州出差,因為遇見疫情回不來京,幾經周轉仍無法回京的情況下,他最後選擇去韓國,然後通過境外回京隔離。"

發文者的友人解釋稱,"從國外回京最起碼能回京,而且知道這個何時能解封,如果在國內的城市,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取消彈窗回京"。

這則貼文隨即在中國網路上被大量轉傳。有人覺得如此太大費周章,但也有網民認為,雖然花錢耗時,但不失為好方法。有網民甚至感嘆,"原來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不是直線"。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