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穆斯林並不是「可怕的客人」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1月22日

有關穆斯林與德國社會融合問題的討論進一步加深。上周末,許多德國政治家,其中包括聯邦總理施羅德,呼籲在德國的穆斯林加強融入德國社會的努力,並稱,要警惕在德國出現與德國社會並行的伊斯蘭社會。與此同時,德國穆斯林首次以伊斯蘭的名義舉行反恐示威。以下是本台記者菲利浦撰寫的評論。

https://p.dw.com/p/5tPQ
11月21日,兩萬穆斯林在科隆集會,主題是「共同維護和平,一致反恐」圖片來源: dpa

他們居住在自己的社區,講自己的語言,發揚自己的文化,就連地名和街道牌都是雙語的。國家甚至以法律的形式保證支持他們發揚自己的文化和語言。這恐怕是一個與德國社會並行的社會,但這不是目前全國上下爭論不休的伊斯蘭社會,而是只有不到6萬人的斯拉夫民族索布人的小社會,他們生活居住在布蘭登堡和薩克森州一帶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

沒有人會擔心索布人,同時也不害怕他們繼承和發揚自己的傳統。人們害怕的是目前在德國已經有320萬人的穆斯林,焦點雜誌甚至在封面上毫無顧忌地將之稱為「可怕的客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為土耳其人,這些人現在顯然被輿論潛意識地懷疑為本.拉登安插在德國的第五縱隊。否則的話,為什麼一天到晚聽到這樣的指責:土耳其人聚居區裡或者德國城市的少數民族區裡形成了可怕的並行社會,這一社會的原則與作為主導的基督教文化不符。

這一神經質的討論是由荷蘭導演特奧.梵谷遇刺引發的,該事件並不是發生在德國。但是阿姆斯特丹發生的事件吸引了部分德國人的目光,這些人早就對德國社會中穆斯林人數的不斷增多感到芒刺在背。一會兒是穆斯林婦女的命運成為焦點,一會兒是關於穆斯林舉行禮拜儀式時應該使用哪種語言的討論,一會兒又是多元文化的社會被埋葬,而大多數德國人甚至還沒有對此適應。

無論是哪個陣營的政治家都感到有責任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就好像又發生了新事件、出現了新議題。而實際上所有的爭論只不過圍繞早就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早就該得到解決或改善。但人們沒有這麼做,無論是出於無所謂的態度還是出於短視,結果是,由此促使在德穆斯林更加自我封閉。

針對目前這種糟糕局面的良方是沒有的。穆斯林中不懂德語的人不會一兩周內立即開始學習德語。那些在德國已經居住了多年但仍未融入德國社會的人現在也不會融入德國社會。而德國的多數人社會對此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像什麼「可怕的客人」這樣的文章標題……

如果輿論現在固執地認為德國出現了並行社會,那就錯了,並且會產生事與願違的效果。人類在異鄉感到自己的同族人更有親和力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北美的中國城以及義大利和西班牙等社區證明了這一點。而在美國定居下來的德國移民形成的德國城現在幾乎已成為文物古跡。

這些社區或地點的存在並非是問題的根源,這一點索布人已給予了證明;問題的關鍵是,那裡是否真的產生了國中之國,有自己的規則和法律,這是不能允許的。德國迄今為止情況並非如此。只有在發生這種情況時國家才有權干預,同時也必須干預。


(菲利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