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移二代」德國上中學

2011年12月25日

沒有父母不希望讓自己的子女能過受到良好的教育,長大成材,但如何達成這個願望,卻是各有主張。一群在德國的中國中學生卻想通過一本書來告訴「大人們」,他們真正的想法。

https://p.dw.com/p/13Ytr
圖片來源: DW/Shitao Li

"愚人節,我們這樣捉弄老師"、"我的炒股競賽靠'女人的直覺'"、"我的愛好是騎馬",這些都是新近出版的《在德國我們這樣上中學》其中的幾個章節。這本書的作者主要是在德國上學的中國移民第二代。在"虎媽"和"狼爸"大行其道的今天,這些內容很難讓人聯想起 "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這樣的傳統中國教育觀。而這恰恰是這本書的編者和作者們想達到的目的。主編徐徐本人是一位70後,是家鄉的地區高考狀元,浙江省文科總分第十二名,但是這些"光輝歷史"卻沒有讓她心滿意足。她在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那麼多中國孩子考生成績優秀,卻在國際化環境下的社會和職場上困難重重舉步維艱?而編輯《在德國我們這樣上中學》,就是嘗試對這個問題做出一種回答,一種不同於其他"成功教育"書籍的回答:

"因為我們到中國,看到教育方面的書全都是專家、教授、家長寫的,看看封面上,如何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我的孩子如何上哈佛,但是學生自己的想法和大人是否一樣呢?我希望這本書能讓十來歲的孩子表達他們原汁原味的想法,不管是積極的,還是不積極的。"

Chinesische Kinder in den deutschen Schulen (Buch)
《在德國我們這樣上中學》的四位編輯,右起第二位是徐徐圖片來源: DW/Shitao Li

這本書的主要作者群就是一些在德國上學的十來歲的中國孩子,他們或者是出生在德國,或者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母移民來到這裡,個別學生甚至還沒去過中國。對於他們而言, 生活學習的經歷都是親身感受,並不愁沒有可寫的題材。但是,語言卻成為了一個絆腳石。因為這些孩子的母語大多不是漢語,中文寫作的能力主要依靠課余時間在德國中文學校的學習,與在中國讀書的同齡人相比,遣詞造句難免力不從心。徐徐說,在寫稿過程中有些孩子曾想過打退堂鼓,"孩子們很想寫,但表達不出來。他們打電話對我說了一些很有趣的構思和題目,說用德語寫可以,但中文太難了,他們要放棄。我告訴他們,不用和別人比文筆,需要的是他們的真實感受。"

有一個例子讓徐徐印象最為深刻,一名女孩寫了一片很短的文章,內容是賓士公司組織她們中學的學生參加活動,不但讓孩子們試駕名車,也給他們傳授了交通安全的常識。對於這篇文章的文字,徐徐的評價是"生澀單薄",她甚至想到過幫小作者"潤色"一下,但最終徐徐放棄了這個被她自己稱為"愚蠢"的念頭,讓文章以本色出現在書中。

在徐徐和另幾位編輯的幫助指導之下,散佈在德國各地的中國"移二代"們紛紛拿出了自己的作品,應征的稿件數量上百。有人寫自己如何參加"選戰",競選校學生會主席;有人寫自己在學校裡怎樣對待同學對於中國人的偏見;也有人講述自己擔任人口普查志願者的經歷。

Yan Zi
本書編輯之一岩子女士接受德國之聲採訪圖片來源: DW/Shitao Li

旅德多年的岩子也是本書編輯這一,她本人也是"移二代"的家長,通過女兒上學的經歷,她對於德國和中國教育的差異也有了更為切身的體會。岩子坦言,德國教育體系並非完美無缺,比如對於學生的約束太少,而且這本書中的"移二代"都就讀於德國的文理中學,這一類中學的學生都是準備今後上大學的。德國每年能夠進入文理中學就讀的學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些中國孩子並不一定都能代表所有的德國"移二代"。但是岩子認為,恰恰在這個問題上,顯示出了德國與中國對於教育的觀念差異,"德國人並不認為上大學是唯一出路,這裡很多藍領的生活也很舒服。很多中國父母總認為孩子沒有上大學就是人生的失敗,但德國人卻認為幸福的一生並不一定要大學文憑來保障。"

而《在德國我們這樣上中學》的封面上,有一句話似乎正是響應了這個說法:我們不是為了你們而努力,我們是以為夢想而出發!

作者:石濤

責編:邱璧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