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80411 Fukushima Atomenergie weltweit

2011年4月18日

目前,全球共有437座核電站,它們提供了全世界13%的電力。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之後,各國政府紛紛檢視自身的核能政策,民眾中也形成了各種反核力量。

https://p.dw.com/p/10vpg
福島核事故讓全世界重新審視核能圖片來源: Tepco/Kyodo/AP/dapd

3月14日,印度原子能委員會就福島核事故作出表態,認為福島只是發生了化學爆炸,而非核事故,所有的應急措施都運轉完美。聽到這番話時,印度環保人士比德威(Praful Bidwai)只能苦笑。

印度原子能委員會之所以刻意低估福島核災難,其用意不言自明。印度有著雄心勃勃的核能規劃,並且要在目前已有20座核電站的基礎上,再建造6座新的核電站,包括在生態脆弱的地區。比德威認為,雖然目前印度還鮮有民間反核力量,但是這一切正在發生改變:

"福島核災大大推動了印度反核力量的發展,他們現在要求政府拋棄核能。儘管各地此前已經有零星的抗議,比如反對開發鈾礦等,但是反核運動總體上還是很微弱。而現在,各地的反核人士第一次聚集在一起,在全國層面上還成立了組織。"

而在中國,福島核事故也引發人們對核能的反思。目前,中國建造中的核電站共有27座;中央政府則決定立刻徹查所有反應堆的安全性,並提高安全標準。而這會導致部分在建反應堆最終不能竣工。而在公眾中,有關核能的討論也比以往更多更廣泛。中國非政府組織"自然之友"總幹事李波說:

Tianwan Atomkraftwerk in Lianyungang
中國連雲港田灣核電站圖片來源: dpa/picture-alliance

"中國的公眾終於覺醒了,但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福島核災能留下什麼教訓。"

李波認為,中國公眾迫切需要有關核能的詳細訊息。廣大民眾目前對核能的無知程度令人震驚:

"3月11日之後沒幾天,中國就出現鹽荒,大量民眾搶購導致食鹽脫銷。因為在東部沿海地區,人們認為多吃鹽能夠減輕核輻射的影響。"

目前,核電只佔中國發電總量的2%。李波指出,核能在公眾中並沒有面臨廣泛批評:

"對核安全及健康問題的擔憂很快就被一種論調所掩蓋,即廣大民眾需要生存。這在中國是非常有力的論據。"

與中國相似,核能佔印度電力的比重也只有3%。如果規劃的反應堆全都建成,則該比重會上升到6%。環保人士、社會學家比德威認為,核能不是解決印度能源問題的正確道路:

"全印度60萬個鄉鎮,10萬個至今沒能通電。今後幾十年他們也沒機會使用電力。沒有理由不為他們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全印度有一半人口過著沒有電的生活,至少應為他們提供太陽能電力用於照明吧。這能提高競爭力。"

德國能源政策專家施奈德(Mycle Schneider)則認為,全球範圍內,核能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2006到2009年,全球核電發電量連續四年下滑。我們現在正面臨越來越多的老舊核電站,它們在網營運即將超過40年。"

這意味著,今後幾年,越來越多的老舊反應堆將停運,而新建反應堆數量則越來越少。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則越來越大。福島核事故會加速這一趨勢。正如施奈德預言,福島核電站將書寫核能史的最後一章。

作者:Nina Werkhäuser 編譯:文山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