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神秘的油田給貧窮的烏干達帶來希望

Marcel Fürstenau2007年7月29日

第一批投資者已抵達烏干達西部地區,幾年前,人們在那裡發現 了油田,烏干達是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油田的發現為這個貧窮國家帶來了新的希望。但前提條件是,烏干達絕不能重蹈其他非洲石油國家的覆轍,任由國內腐敗的掌權階層和外國肆無忌憚的商人從石油交易中聚斂財富。下面是德國之聲記者發來的相關報導。

https://p.dw.com/p/BNFx
貧窮的烏干達圖片來源: AP

烏干達西部高聳的井架發出單調的噪音,這在兩年前還是無法想像的,然而,隨著第一個油田的發現,烏干達西部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那兒以後,阿爾伯特湖畔的原始地帶發生了巨變,狒狒在稀少的樹上玩耍,羚羊在乾枯的草地上出沒的年代即將結束,因為截止目前的試驗性開采都大獲成功。

1985年在愛爾蘭成立的圖洛石油公司專門聘請了羅馬尼亞的技術人員負責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莫克塔努在這裡與同事們一道分兩班作業。對於開采量和石油的品質,莫克塔努一概守口如瓶,他只說:「您一定知道石油開采業的規矩。我只能告訴您鑽井深度是600米,其他訊息我不能透露,我這麼做您可以理解吧。」

安迪-迪米特裡厄透露說,愛爾蘭圖洛石油公司日後一定會從中獲益。迪米特裡厄負責在位於與民主剛果接壤的廣袤地區接待來自德國和奧地利的倒訪團組,「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但直到人們蒐集到所有的油田數據,還需要數年時間。到人們有資格說,『我們的石油儲備已達到奈及利亞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水準時,還要等上10年,15年。無論奈及利亞還是沙烏地都是石油大國,但我們絕不能說我們完全沒有這樣的可能性。』」

迪米特裡厄為人們詳細介紹了環保和社會福利領域的種種措施。愛爾蘭的圖洛石油公司不願被人們與國際石油巨頭和腐敗的非洲政治家們相提並論,比如在奈及利亞,黑金生意的火紅並沒有使普通百姓從中獲益。但卻給大自然造成了嚴重的損害:「石油工業被迫發生轉變,作出調整。它必須認識到,截止目前的做法不會被人們長期接受。我認為,烏干達政府非常重視阻止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迄今為止,我們與政府間的合作受到各方的密切關注和評估。尤其在環保和社會影響力方面。」

阿爾伯特湖畔的急救中心就是一個典範的實例,在那裡,村民們腳踩縫紉機縫制鮮橙色的救生衣,救生衣內填滿了用廢漁網製作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荒唐的是在7千漁民中只有極少數會游泳。約翰表示,這一現狀亟待改進,至少是部分改進。約翰負責領導由圖洛石油公司和德國發展援助機構共同資助的這一項目,「有些漁民對學游泳感興趣,有些人則不願為此多費功夫。我們可以嘗試著教他們游泳,但他們根本學不會,因為他們害怕游泳。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試著在我們新建的急救中心,告訴這些漁民游泳的最基本動作。」

由於漁民大多不會游泳,所以對救生衣的興趣和需求很大。在短短的時間裡,近4百漁民購買了救生衣。每件救生衣的價格是1萬7千烏干達先令,折合10美元。這對年平均收入為300美元的烏干達居民來說是個不低的數字。儘管如此,約翰成功地說服不少漁民購買救生衣。

在烏干達,漁民每年的死亡人數有3百之眾。德國發展援助機構驻烏干達辦事處的負責人米夏埃爾-文克勒麥爾認為,烏干達漁民大多過一天算一天,很容易就沉醉於酒色之中,其後果是愛滋病毒感染者的比例居高不下。至於石油開采能否幫助烏干達減少對西方出資國和投資者的依賴,德國發展援助機構驻烏干達辦事處的負責人對此不報過高的期望。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