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神六」有利於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

2005年10月13日

星期三,德語媒體普遍報導了中國航天飛船神舟六號進入太空的消息,不少印刷媒體還刊登了照片。柏林日報寫道:

https://p.dw.com/p/7IbQ
中國航天事業的宣傳廣告圖片來源: AP

「按官方公佈的數字,中國每年向航天項目投資十億歐元。但西方專家估計,實際數字要翻一番。過去三十年,中國向太空發射了五十枚自行研製的天氣和通訊衛星。中國明確表示,不能讓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獨自開發和利用太空。但中國落後於太空先行者有數十年之久,飛船神舟六號就是以俄羅斯六十年代的聯盟號技術為基礎建造的。

中國利用自己不斷增長的政治和經濟力量,加入了這場太空游戲。從去年開始,中國參與了歐洲的『伽利略』衛星項目。2008年之前,歐洲航天局準備在太空放置三十枚定位衛星,這樣將打破美國導航系統的壟斷局面。中國以兩億歐元參加這個總額為34億歐元的項目,其中1.95億歐元流向中國企業擔負的七項研製任務。

美國竭盡全力試圖阻止這項合作。美國害怕中國人民解放軍把『伽利略』項目用於軍事目的,比如提高導彈命中目標的準確性。雖然歐盟保證,『伽利略』與五角大樓研製和管理的導航系統不同,主要用於民用,但華盛頓不相信這一說法,因為北京宣佈要以最現代化的技術裝備人民解放軍。」

日報寫道:「從長遠來看,中國把向天空發射載人飛船首先看作有關自己聲譽的大事:除了蘇聯和美國以外,中國是世界上自導自演發射載人飛船的第三個國家,而載人航天需要高度複雜技術、數千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參與及特種基礎設施。中國準備今後十至十五年內建成自己的太空站,2025年以後把太空人送上月球。

此外,中國洋洋得意地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之時,正是美國載人航天事業處於歷史最低谷的時期。不過美國人也許不會真正感到傷心,因為中國航天經驗既趕不上美國、也趕不上俄羅斯的水準。」

商報寫道:「對於中國來說,佔領太空是重要的面子項目,這樣中國可以作為世界大國與俄羅斯和美國平起平坐。從內政上來看,繼中國加入世貿和獲得2008年奧運主辦權以後,這一使命將進一步增強中國人的民族意識。發射時間有意選定在討論今後五年計劃的中央全會結束之後。

但專家們認為,這樣的財政開銷實在劃不來。與所有航天項目一樣,中國的項目也追求軍事利益。然而英國航天專家克拉克堅信,中國也將更為積極地擠進衛星商業市場。載人航天為此發出的重要訊號是:『我們也能做到』。」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