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博士識人支高招

2007年2月8日

每個人都是一口井,要認識他卻不見得非深挖不可。方法很多,有人依直覺,有人觀形貌,而薛寧博士在千人調查後斷言,要瞭解一個人,只看他所學的專業便能預知一二。

https://p.dw.com/p/9pCN
猜猜我是怎樣的人?圖片來源: AP

馬庫斯.薛寧是位社會學博士。大學時期,他酷愛和同窗扎堆學習,儘管心裡清楚沒啥效率。晚上若有活動,必換身新鮮行頭。如此種種,同他社會學博士論文中的科研結果不謀而合。不過他仍堅持:我是個例外。

薛寧的闡釋通俗易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學同專業就是同類人群的集散地。原因很簡單,人們當然選擇同自己匹配的專業。為了驗證這一猜想,薛寧調查了1000名大學生。最後依照相異的生活風格將其歸為五大類。其中細節看來荒誕,卻很有意思。

比如,建築系學生將個人生活同大千世界清楚區分,在家處處井井有條。課余時間好穿牛仔,不扎皮帶。烹飪喜好是肉食搭配一鍋爛燉之類的簡單菜餚,啤酒必不可少。

提到人文專業的學生,就該聯想到濃厚的文化氣息、口若懸河的討論。人文學者注重塑造自我風格,常以燈芯絨長褲搭毛線背心。學習時成群結隊,還不忘清茶甜點增添情調。

經濟系學生對薛寧這一調查反響最是饒有趣味。這幫傢伙生活學習的座右銘是「只選最好的」。人們雪亮的眼睛早該看到,經濟系學生較一般人更捨得在鞋子上花大價錢,並且多以休閒西服配襯質地精良的長褲(教育系學生就不同了,他們往往為這種西服搭條牛仔褲了事。)

醫科生在花錢問題上絕不會虧待自己。也難怪,他們多出自醫學世家,自然免不了家庭的熏陶。奇怪的是,生活方式最不健康的也是他們,只要是食物,人家就敢往肚裡塞。此外抽煙、濫用醫藥的情況他們也高出常人。

薛寧此番公佈的博士論文實際上是三年前得出的研究結果。不過他確定數年來狀況鮮有改變。「傳統的大學院系裡,其實一切照舊。」

就讀於烏帕塔爾綜合大學的薛寧博士同時談到大學學業成功的話題。他指出,大學生中途輟學同外因的干擾其實無甚干係,關鍵還是個人性格因素這一內因。長期流連於校園不捨畢業的學生其實同大學存在著難以自拔的「曖昧關係」。學業中急奔狂跑者則屬於「生活在此時此地」的人。令人驚訝的是,輟學者眾多的專業竟然是日爾曼學和訊息學學生。

還有何高見?薛寧博士總算以一句令人深思的話結尾:「我們社會學考量的是規模性的社會現象。當然,我也不排除個別情況的存在。」

編者:個人覺得燈芯絨長褲配毛線背心挺舒服,雖然自個兒不那麼穿。學習時愛湊熱鬧,歡迎美味甜點,但是沒有清茶白水也成啊。(本人屬人文一族),那麼您贊成薛寧博士的研究結果嗎?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