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磁懸浮:中國重新考慮伊朗開始考慮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7年5月29日

中國暫停磁懸浮延長線建設的消息震撼了德國。此間報紙、網路媒體爭相報導。德國公司說磁場對人體無害,對上海機場線延長還抱有希望。與此同時,5月29日的德國媒體也廣泛報導了伊朗想建800公里長的朝聖磁懸浮的消息。德國之聲記者綜合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AkKO
去年5月23日,梅克爾總理在上海乘坐磁浮。這已成了訪問上海的德國貴賓的必用交通工具圖片來源: AP

中國暫停磁浮擴建項目引起德國強烈反響

「抗議剎住了中國磁懸浮」,「居民止住了磁懸浮」,「中國向反磁懸浮者低頭」,「磁懸浮對中國來說太貴了」,「中國把計劃中的磁懸浮放到冰上(擱置之意)」,「磁懸浮再次遭受打擊」,這是這兩天上百個德國媒體相關報導的標題中的一些。

德國媒體都報導說,居民對磁懸浮項目的抗議在中國兩會前後達到高潮,3月份有一天到閔行區政府上訪的居民達5000人次。居民們認為,磁浮線路與住房間的距離部分只有22.5米太近了。其實,這顯然是兩個方面的事:到閔行區上訪,多半是由於浦西居民對高速拆遷中的具體做法表示抗議;而認為磁浮離住房太近的主要是浦東新區的居民。

是磁場還是造價

如果僅僅是磁場問題,那還好解決。下薩克森州州長不久前在中國時已經得到相關消息,他當時認為,德國可以提供相關技術來解決磁場問題。德新社報導道,德國相關公司的專家們認為,磁懸浮對人體是無害的。

但現在中國官方也提出了費用問題。據稱,在兩會上,已有人大代表提出,磁懸浮太貴了,而且將遠遠超出預算。按德國媒體的換算,總造價將達40億歐元。如果要對磁場採取技術措施,也許這個費用還要往上加不少。中國媒體的報導中還說,在造價方面,浙江和上海也有矛盾:上海把從龍陽路到杭州的整個路段算成是滬杭線。但浙江方面說,從龍陽路到虹橋本身是上海項目,資金不應該由浙江來分攤。中國媒體報導中的一句話尤其引人注意:中國在考慮修建滬杭高速鐵路的方案,高速鐵路比磁浮價格低得多,抵達時間只差幾分鐘。如果真的是只差幾分鐘,磁懸浮在中國的前景真的是整個不妙了。而關鍵顯然不在磁場。

德國至少對上海虹橋線還抱著希望

新華社引述國家計改委一名負責交通的官員的話說:「現在還很難說磁懸浮是否還會建。但即使是建,也不可能在2010年前完成項目了。」德新社就此說:不清楚的是,是否整個上海磁懸浮項目都被危及,這個停建是否也涉及從浦東現在的終點站延長至虹橋機場的36公里線路。對這一段,本來已有了積極的訊號。

德新社還特別指出,磁懸浮停建的宣佈時間也引起了猜疑。上周六,德國總統克勒在結束他的4天中國行時,乘坐了上海浦東那段磁懸浮。而中國為何恰在此時宣佈這個決定呢?「專家們估計,中國也許在找一個藉口來告別昂貴的杭州項目。」

這些報導言辭也表明,德國對上海浦東至虹橋機場的延長線至少還是抱著希望的。德國商報說,蒂森西門子公司面臨數百萬歐元的虧損,因為這兩家公司為此已經作出了「巨大的前期投入。」

伊朗帶來了新的希望

南德意志報今天(5月29日)報導的一個消息同樣被德國媒體廣泛轉載:慕尼黑的工程公司施雷格爾政府建築師有限公司(Regierungsbaumeister Schlegel GmbH)總經理哈拉德.施派特稱,他的公司已經得到了起草伊朗磁懸浮線可行性報告的正式委託。

這條計劃中的磁懸浮線路將從德黑蘭通向北方800多公里的聖地馬施哈德(Maschhad),主要用於運送朝聖者。每年有1000至1500萬朝聖者到那裡去。到現在為止,朝聖者們去那裡乘坐兩天的大巴。假如磁懸浮通車了,就只需要二至三個小時。慕尼黑這家公司說,伊朗政府打算投資15億美元,作為這條線路的補貼。

建設這個項目,最初是在巴伐利亞州經濟部長威斯豪於2004年5月訪問德黑蘭時提出的。後來,也是威斯豪於穿針引線導致了對伊朗的禁運。有關方面說,這個禁運對這個磁浮項目不會有影響。德國外交部說,這個項目還處在這麼早的階段,因此無法對此表述什麼。(平心綜述)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