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疫情爆發半年 新冠病毒知多少?

Fabian Schmidt
2020年7月12日

距離新冠疫情爆發已過六個月。人們對於病毒的認識逐漸增加,抗疫的工作也不斷持續。究竟疫苗何時能上市?哪些藥物能抗新冠病毒?集體免疫是否可行?DW整理出有關新冠病毒的重要訊息。

https://p.dw.com/p/3f0eY
Coronavirus - Virus Sars-CoV-2  COVID-19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NIAID-RML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一月初,中國當局首次通報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並造成多人感染。之後的數月,新型冠狀病毒席捲全球並對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衝擊。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我們對這種新型病毒有多少瞭解、醫學研究又進展到何種程度?以下是重點整理:

病毒的起源

中國當局通報發現新冠病毒時,距離第一起感染病例的出現已經過數周。起初中國當局顯然試圖壓下線索。直至今日,病毒究竟是何時何地由動物傳染給人類,仍是無法解開的謎團。據信可能是由蝙蝠傳染給貉或其他中間宿主再感染人類。新冠病毒的全球性大流行至今仍未終結。

病毒特點

中國病毒學家快速破解了病原體的遺傳訊息,並在1月21日公開了基因組結構,三天後發布了關於病毒的確切描述。這使全球的醫療人員和微生物學家得以展開疫苗及藥物的開發。

新冠病毒的特點是其表面上附著的棘突蛋白(S),這種蛋白質能與宿主細胞結合。因此許多藥物和疫苗的研發重點都集中在如何阻斷或使該蛋白質失去作用。

Illustration Mikroskop Coronavirus
新冠病毒模型:新冠病毒的特點是其表面上附著的棘突蛋白(S)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ewscom/CDC

目前的研究顯示,病毒附著在喉嚨的肺部的情況特別常見。除了飛沫傳染外,感染的最大風險來自於氣溶膠。氣溶膠可以通過空調系統大幅擴散。

大量人群聚集在密閉空間中會出現極高的感染風險。因此各國的封鎖措施都包括關閉娛樂設施、取消展覽會和大型活動,這對遏制新冠疫情有顯著作用。

截至目前為止,最大的幾個疫情傳播鏈都可追溯至所謂的超級傳播者。

幾乎全球所有國家都採用了戴口罩防疫的措施。但對於多數民眾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徹底落實戴口罩以防止病毒擴散,許多醫療人員仍然存疑。

更有效的防疫方式則是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並且頻繁通風。貓、雪雕、倉鼠等特定寵物也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迄今並未發現寵物在疫情傳播鏈中有重要影響。

最初盛傳的理論是,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比流行感冒危險。但隨著醫療人員對病毒的瞭解加深,人們已經得知:新冠病毒的危險性與1918年的致命西班牙流感不相上下。雖然許多人是無症狀感染者,但部分患者卻會出現極為嚴重的病症。

目前仍無法明確指出,哪些群體在感染後會演變為重症。新冠肺炎的高風險人群包括曾患有嚴重疾病者、年長者、A型血型者及男性。病理學家證實,高血壓、糖尿病、癌症、腎衰竭、肝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病史都可能導致新冠患者的病情惡化。但基本上所有人在感染後都可能演變為重症。

輕症的新冠患者可能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典型的症狀包括喉嚨痛、呼吸困難以及失去味覺和嗅覺。症狀嚴重者可能發生多重器官衰竭的情況。

這經常導致敗血症-一種免疫系統反應過度引發的致命性疾病,使人體本身的組織和器官也遭受攻擊。在重症的病例中,免疫系統對於病原體的反應強度起著關鍵作用。

病毒的傳染原理是什麼?

治療

新冠疫情爆發初期,醫療人員雖然及早為重症患者上呼吸機,但仍有大量患者病亡。目前重症監護醫師較少採用這種治療方式,因為肺病醫師認為,在肺部處於壓力下進行人工通氣的弊大於利。

只要患者還能自主呼吸,醫師會為患者提供氧氣但不使用呼吸機。只有極端緊急的情況,才會進行插管治療。

在許多病例中,一旦腎髒因新冠病毒嚴重受損就必須進行透析。如今其他器官受損的病患也會被送入重症監護室。

在一些專業診所中,可以施打痊癒患者血液中的抗體,加速治療過程。獲得輸血者的免疫系統會利用捐贈者的血液抵抗病毒。

基本上,經過重症監護治療的患者必須經歷漫長、量身定製的康復措施,這些措施會將患者過去的特定疾病和可能的器官損傷納入考量。

目前已經確定可以縮短康復時間的藥物是瑞德西韋(Remdesivir),因此瑞德西韋如今已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藥品。

但瑞德西韋並不具有神奇療效。它能將康復過程縮短幾日,但卻不能提高病患的存活率。醫療人員也嘗試用市面上其它藥物替代,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抑制RNA聚合酶的法匹拉韋(Avigan )和抗瘧疾藥物羥氯喹寧(Hydroxylchloroquin)。前兩種藥物的安全性及療效尚未獲得最終確認,而對於羥氯喹寧對抗新冠病毒的可行性甚至存在強烈質疑。

疫苗開發的進展?

截至6月29日的統計,全球目前約有160個疫苗研發項目。這些疫苗基本上可分為三種類型:活疫苗、滅活疫苗和基因疫苗RNA疫苗。

RNA疫苗對醫療人員而言是全新領域,因為迄今尚未有此類疫苗被批准上市。如今在德國獲得批准進行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合並測試的Biontec和CureVac生物科技公司研製的都是RNA疫苗。

此外還有已經通過批准的結核病疫苗。這雖然不是直接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但能增加人體的先天基礎免疫力。馬克思-普朗克協會的感染生物學研究人員正嘗試對其進行基因改良。

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直至6月底前,全球共有5種疫苗正處於第一測試階段;7種疫苗則在進行第一和第二階段合並測試,測試內容包括免疫反應。目前只有1種疫苗已進入第三階段測試,評估疫苗的有效性。

疫苗何時能上市?

樂觀主義者希望年底前就能有疫苗上市。但一般預期必須等到明年才會出現抗新冠病毒疫苗。事實上,現階段還不清楚,何時以及是否能成功開發出適合廣大人群的疫苗。

雖然仍不清楚將需要生產哪些活性成分,但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等少數製藥公司已在為擴大生產力做準備。

全球的感染人數不斷上升,到今年6月底已突破1000萬人。但要讓全球78億人口中的多數人集體免疫,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此外,目前尚不清楚痊癒患者是否能終身免疫。通過血液血清測試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擁有抗體。新冠病毒棉簽檢測則能判斷受測者是否出現嚴重症狀或是具有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