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田徑、足球—中國體育的軟肋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8月27日

在八月份舉行的赫爾辛基國際田徑錦標賽運動會上,中國隊除劉翔獲得一塊銀牌外,幾乎是空手而歸。新興體育大國中國的成績使國際體育界大失所望,星期日法蘭克福匯報做了如下的觀察:

https://p.dw.com/p/76NS
國寶級的劉翔圖片來源: AP

「人們本來想看看,三年後北京夏季奧運會時,中國將如何進入獎牌總數的前列,但這次完全看不出中國奪取金牌的策略。中國媒體報導說,中國只派出了35名田徑運動員、主要是年輕人前往赫爾辛基,目的只是學習。最年輕的是今年三月剛滿16歲的女跳高運動員鄭星娟,她的最佳成績是1米92,但這次跳到1米84即被淘汰出局。賽後她對記者說,成績只是一方面,她來赫爾辛基是為了學習,她的成績會越來越好。

中國田徑隊主教練馮樹勇對中國媒體說,他為中國運動員的成績感到羞愧,中國媒體中的體育愛國主義歡呼看來已成為過去。國際田徑聯合會副會長迪格爾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體育像中國這樣精打細算。』他認為,中國體育界面臨國際比賽和國內比賽的利益衝突。十月份在南京舉行十運會時,田徑運動員將代表本省參加,取得成績可以獲得政界和經濟界的重獎。所以,劉翔不必在歐州參賽,而是回國訓練,他的口袋裡揣著一枚銀牌就足夠了。」

重慶力帆足球俱樂部的22歲球員石俊加盟瑞士伯爾尼年輕人隊,最近到達瑞士,成了在海外效力的第四名中國球員。星期日新蘇黎世報對石俊進行全程追蹤報導後談到了中國足球的現狀:

「中國足球進展慢,是模仿外國的舶來品,與中國工業在全世界的擴張很不相稱。2002年中國在世界盃錦標賽出線雖然給中國帶來一線曙光,但也只是因為日本和韓國是舉辦國的緣故。此後,成立僅十一年的甲級聯賽處於爬行狀況。一系列的腐敗和賽事醜聞使贊助廠商和球迷紛紛拂袖而去。2006年世界盃還未開始,中國國家隊就已輸了。過去球員最高報酬約折合75萬瑞士法郎,現在下降了一半,觀眾數目也大幅減少。人們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為關注歐州冠軍聯賽,夜間三點鐘通過衛星收看。體壇周報派出記者到伯爾尼,連續六天報導石俊加盟瑞士。但石俊並不想拯救中國和瑞士足球,只想擴大自己的眼界。」

摘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