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特裡爾市長:馬克思塑像不是為吸引中國遊客

2018年5月4日

今年的5月5日是德國政治哲學家卡爾‧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直到柏林牆坍塌近30年後的今天,德國人對馬克思的革命性遺產仍然存在著很大爭議。而中國贈送的馬克思塑像也讓人們懷疑其動機。

https://p.dw.com/p/2wyIT
Deutschland Karl Marx-Statue in Trier
來自中國的禮物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 Tittel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一些人來說,馬克思是一名具有遠見的思想家,他預見了市場經濟的病根,但對另外一些人而言,馬克思則為史達林主義的暴政政權奠定了基礎。

今年,在馬克思冥誕200周年的日子裡,他出生的城市特裡爾舉辦600多場紀念活動。活動當中也包含了批評的聲音,除了對馬克思理論,人們對一個中國贈送的禮物 - 5.5米高的馬克思塑像發表了不同的議論。     

這座塑像雖然已矗立在特裡爾的市中心,但正式揭幕的日子是5月4日,馬克思生日的前一天。之前人們只能看到包裹著的馬克思塑像。

一名76歲的退休老太太對法新社表示了她的反感,"我不需要它。"

德國人對馬克思的情感,也取決於他們出生在哪裡、成長在何時。

現年92歲的安娜‧麗莎站在塑像面前有點不知所措,她說,"我媽媽曾告訴我,卡爾‧馬克思是一名共產主義者。這是我對他的全部瞭解。現在,他站在了我們面前。"安娜‧麗莎生活在德國西部,那裡,馬克思很少被人提及,但今年很特殊,她聽到一些對馬克思的議論。

桑德拉是一名22歲的大學生,她說,毫無疑問馬克思的歷史意義將不會消失,他"撰寫了偉大的共產黨宣言,沒有人能夠否定這一點。他不該被人遺忘。"    

以前,德國西部的老一代人對馬克思的主要作品比如《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都知之甚少。但國家統一以來,這一狀況有所改變。

「獨裁統治建立在馬克思學說之上」

在德國東部,統一之前,馬克思的形象家喻戶曉,每個學校都會懸掛他的畫像。一些人不願稱讚馬克思的功績,他們認為馬克思的思想是造成破壞的根源。「共產暴政受害組織」成員多姆布羅夫斯基對法新社說,直到今天,所有共產主義獨裁統治都是建立在馬克思學說的基礎之上,"他寫了那些著作,當然,他沒有去實踐,但他發明了這一思想,共產主義獨裁者一字一句地將它們付諸實現。"

多姆布羅夫斯基在民德時代曾被關押,他說,"按照我們今天的刑法制度,如果有人煽動另一人殺人,後者實施了殺人行為,那麼前者也是有罪的。這也是公正的。"他還補充說,在共產制度下,被殺害的人比希特勒時代還多。

馬克思是特裡爾最偉大的兒子

卡爾‧馬克思 帶來了多大爭議?

話題回到中國贈送的馬克思塑像的話題,多姆布羅夫斯基表示,建立一個塑像意味著肯定和贊賞一個人。特裡爾市這樣做是贊賞馬克思及其著作,當然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

特裡爾的城市官員認為以上對馬克思的批評有失公道,馬克思不應為獨裁統治濫用其作品而承擔責任。

特裡爾市長萊貝(Wolfram Leibe)表示,可以借今年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契機,重新評估這名歷史人物和他的作品。"德國統一30年後,我們可以用批評的眼光,不帶任何偏見地去審視這個人物。"他說,馬克思有理由作為這個城市最偉大的兒子站立在這裡。

至於這尊巨大的雕塑是否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萊貝說,每年有500萬遊客來到特裡爾,其中中國遊客只佔1%,他們多半是去瞻仰馬克思故居。"而且,特裡爾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接待更多的遊客,雖然想這麼做。"

他最後說,"卡爾‧馬克思寫下重要的思想,今天能夠對它們進行思考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如果有人在看完這些展開後買一本書,重新去鑽研馬克思的不同論點,我想,我們就很有成就了。"

 

李魚/謝菲(法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