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還有誰在反對中共?

摘編:張平2015年11月22日

另類形象胡耀邦被重新粉刷成中共「標準像」,而香港、台灣的「反中」力量到底是什麼模樣?

https://p.dw.com/p/1HAKm
Bildergalerie Hu Yaobang mit Zhao Ziyang Archiv 1982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端傳媒發表文章《讓胡耀邦重回「名人堂」,使他徹底屬於共產黨》,作者師愈聞認為,1989年以後,以胡耀邦、趙紫陽等為代表有政治改革意願的領導人,在中共高層中不再成建制存在。

師愈聞指出,相較於前任,習近平在紀念所謂「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時候的講話中,「人民」、「共產主義」這兩個詞的詞頻非常高,無論政治人物生前的政治光譜和具體政見,只要是中共領導人,其最值得後人學習的都是「共產主義信念」和對「人民」的忠誠。

師愈聞說,雖然許多人記住胡耀邦、感念胡耀邦是因為他那些並在共產黨內顯得不太「主流」的東西,但習近平講話中的胡耀邦,就是中共高級領導人的「標準像」。在習近平的論述裡,這個政黨始終在進行著有條不紊的世代交替、接續奮斗。黨內、黨外一切的政治「正資產」,都可以納入到型塑執政黨意識形態合法性的資產池,成為中共民族復興宏大進程中的「主流敘事」。

香港知識分子丟棄道統

時評家李怡在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恃勢壓理,知識階層的沉淪》指出,一連串大學醜聞,令過去備受尊敬的社會精英階層威望盡失。他認為,港英時代憑委任一些事業有成、有堅實學位和學識的知識精英任公職,從而使非民選的政權維持穩定性,這個架構被中共政治文化和特首梁振英的任人唯親唯左蠶食。

李怡認為,六十多年的中共國,知識人除依附權勢就別無出路,「道統」觀念已完全丟棄了。在「一國大於兩制」的影響下,香港知識階層連「無道則隱」都做不到,紛紛講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做些恃勢壓理的事。「這些人的言行,讓年輕人或對香港院校絕望,或扭曲自己準備進入腐朽建制。香港沒有了真正的知識精英,更沒有知識分子,社會只會快速沉淪」。

2047從頭再來

資深法律人吳靄儀在《明報》發表文章認為,雨傘運動期間提出的重要問題應要繼續討論。例如,廣場上普遍譴責「議會失效」,呼籲泛民議員下台。問題是新世代要撤離、推倒議會,放棄議會,還是進軍、改革議會?廣場上普遍不承認《中英聯合聲明》、不滿《基本法》,因為它們的制定並沒有經過全民參與,因為他們沒有機會參與。新世代究竟要修改還是推倒?如何修改?推倒之後又如何?

吳靄儀肯定學生領袖黃之鋒的意見,即認為聯合聲明和基本法都在2047年到期,並無續期的條款,2047年後香港應享有什麼制度,例如司法獨立應否繼續維持、香港應有什什麼利義務,可以重新談判,而且今次談判香港人有權直接參與。

吳靄儀認為,「議會失效」,制度上的主因固然是功能組別和分組點票的雙重魔咒,但真正的魔咒,其實是泛民在這個制度之下日益沉重的無力感,以致一切抗爭淪為無可奈何的例行公事。打破了無力感,魔咒就會自動破除,建立公民社會一套自決議題、自行商討、達成共識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突圍的途徑。

台灣哪來「逢中必反」?

台灣《自由時報》發表社論《只有「逢中必軟」,哪來「逢中必反」?》,指出朱立倫以「逢中必反」抨擊在野黨,已成慣性。社論認為,只要以常理及常識判斷,就可清楚分辨,答案正好相反:台灣只存在中國「逢台(灣)必打」和國民黨「逢中必軟」的問題,絕無「逢中必反」的現象與現實。

社論說,中國不但在國際組織封殺台灣加入,僅少數因美國等盟邦支持,而在有損尊嚴或屈辱的情況台灣才能參與。中國的打壓,即使連體育、藝文、學術或公民團體等國際活動,也絕不松手。社論認為,近年台灣在與各國洽簽FTA諸多不順,除了經貿自由化尚待加強,最大障礙就是中國阻撓。如今,TPP由美國主導,中國不參與,台灣人民對馬英九政府過度依賴中國也很不以為然,蔡英文倡議以TPP為推動多邊經貿整合重點,正是對普遍民意的忠實回應。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