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聯合、對抗與政治運動

摘編:張平2016年7月3日

中俄聯合聲明對台灣意味著什麼?香港七一遊行將會有什麼改變?中國的兩岸政策還能強硬多久?

https://p.dw.com/p/1JICV
China Wladimir Putin und Xi Jinping in Peking
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25日會晤併發表聯合聲明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G. Baker-Pool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中俄〈聯合聲明〉對兩岸的潛在影響不可忽視》,作者朱駿認為,中俄近日發表的《關於加強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中使用"支持"18次,充分表達兩邊加強協作,相互支持力挺之意。"聯合國"共出現28次,"國際法"8次,言及"主權"9次、"領土"5次、"領土完整"3次。雙方有意深度結合,發展"全面"戰略協作。

文章認為,《聲明》中"反對在本國領土外使用國內法措施破壞國際法的行為"的"國內法措施",應該是暗指美國的"台灣關係法",明指其"破壞國際法"。"總有一天,大陸極可能以俄羅斯在國際法基礎上的支持,排除'台灣關係法'的影響與干涉,台灣各界不可不注意這份《聲明》的後續發展"。

藝人為何高調散發"正能量"?

香港《蘋果日報》發表評論《向人民幣致敬的香港藝人》,作者林忌分析香港一眾為香港事長期默不作聲的藝人,突然高調"向前線消防員致敬"。"此舉最突兀者,是他們連對'自己人'包括黃耀明、杜汶澤、特別是被《環球時報》生安白造是'港獨'的何韻詩,藝人都集體默不作聲,更不要說林榮基了,為何突然撐消防員呢?"

作者說,"藝人為了生活、賺錢向中共屈服,平日要向人民幣致敬,市民或能諒解;但請不要把這套相同手法,令悼念消防員的崇高,變成離遠可聞的'人民幣味道',玷汙我們的英雄"。而且,平日對本地事務默不作聲的藝人,在這時集體散發"正能量",只是幫特區政府轉移視線,令所有檢討不了了之。

China Proteste in Hongkong
香港今年七一遊行重回「政治運動」圖片來源: DW/Lee Hang-shuen

香港七一遊行重回政治運動

香港《端傳媒》發表文章《七一遊行,從"社運許願樹"重回"政治運動"》,作者劉細良認為,由2005年起,該遊行參加人數急跌至民陣公佈的二萬,此後一直在低位徘徊,而七一遊行也變了社運團體的"許願樹",由原本政治性運動變成公民社會活動。今年最大的分別不是人數,而是七一遊行重新回到起初的政治性活動。

文章說,今年因林榮基被囚細節公開, 香港人直面大陸政權的威脅,而特區政府又唯命是從,七一遊行由此變成以針對內地威脅一國兩制、香港自由為焦點。梁振英上場後,特區政府形象變了中央傀儡,市民對其政治信任急跌,緩沖角色消失,香港人開始對" 赤化"存在憂慮,而內地亦一改過往在中港矛盾上的低調作風,黨報喉舌頻頻"亮劍",批評香港人、煽風點火。香港人在焦慮以外,加多了一層憤怒。在銅鑼灣書店事件中,那些電視認罪、回港銷桉的演出,林榮基回港"將真相曝光",焦慮最後變成了憤怒。

Paraguay Präsidentin von Taiwan, Tsai Ing-wen
台灣總統蔡英文6月28日訪問巴拉圭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J. Saenz

中國應該調整對台政策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安峰山宣稱,雙邊溝通協商機制暫停,"責任完全在台灣一方"。台灣《自由時報》發表社論《國台辦的專制邏輯》認為,中國拿"九二共識"相逼,從去年習近平的"地動山搖"、台灣大選前的恐嚇、對新總統就職演說的威脅放話,到如今施壓不斷,都難以讓蔡英文政府屈從。"屢屢拿偽造的'九二共識'強要台灣接受,謊話不會因說多了而自動成真,一再以此糾纏,也形同自絕於台灣人民"。

社論認為,中國此時,理應面對台灣民意,務實調整其做法。台灣與各國為善,也願與中國維持正常關係,致力地區和平穩定發展,但不可能接受這一要脅式的前提條件。況且,過熱的中國政策經實踐證明不利台灣,雙邊關係因中國主動而轉趨冷淡,對台灣未嘗不是好事,這也是新政府嘗試轉變調整的方向。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