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中共在全球有多少「有用的白痴」?

2021年8月29日

有研究者認為,中共在世界各地都有「有用的白痴」。當中央政府起來抵抗中共時,中共就會動用這些地方人士,強化地方層級的影響力工作。中國對外友協打著姊妹市的旗號,系統性推進黨的政治及戰略目標。

https://p.dw.com/p/3zdg3
China verabschiedet Gesetz zur Abwehr ausländischer Sanktionen
圖片來源: Tang Maika/HPIC/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報導者》發表書摘文章《假交友、真控制──歐美姊妹市和友中團體,何以成為中共「黑手」工具》,作者克萊夫.漢密爾頓(Clive Hamilton)、馬曉月(Mareike Ohlberg)指出,中共在世界各地都有「有用的白痴」(這個詞據說來自列寧,意指同情革命的天真外國人士),當中央政府起來抵抗中共時,中共就會動用這些地方人士,強化地方層級的影響力工作。例如,在加拿大,每年「英屬哥倫比亞市鎮聯盟」的地方政府領袖齊聚時,溫哥華的中國總領事館都會舉辦雞尾酒會進行招持。其他外國政府似乎都沒有要拉攏這些政治人物,為什麼北京要干這種事?一名觀察者說,這是中國外交官在「打量誰是傻瓜」。 

文章說,和其他地方一樣,德國組織在和中國組織合作時常常並不知道自己是在和中共來往。例如「德中經濟聯合會」就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是夥伴關係。研究者狄雨霏發現最重要的傘狀組織是「德中友好協會聯合會」。德中友好協會聯合會一字不漏地復述中國對一帶一路的宣傳,包括習近平的講話及所謂「和平共榮」的論調。雖然德國聯邦政府對一帶一路有所疑慮不願意背書,中共卻能找到許多願意背書的地方政治人物,利用這些人來迫使中央政府改變立場。這種策略已運用到全世界。 

作者指出,在西方國家,締結姊妹市是由市議會或市政府自己決定,但在中國,這個程序卻是由對外友協統籌。對外友協打著姊妹市的旗號,系統性推進黨的政治及戰略目標。當某些城市準備做中共不喜歡的事情,例如和台灣或達賴喇嘛來往時(包括文化活動),官員們建立的人脈就可以用來當武器。 

周江勇案引發中國大陸官商兩界大地震?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馬雲在劫難逃 私企不見天日》,作者顏純鉤認為,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突然落馬,表面看是官場貪腐案,其實後面「水很深」,這個案子可能成為中國大陸官商兩界大地震的「黑天鵝」。 

文章說,周江勇的案子正撞在槍口上,周江勇與的馬雲的政商關係,正是妨礙中央集權的地方割據狀態,理應重手打擊。省一級私企與省一級官員勾結,地市一級私企也與地市一級官員勾結,縣一級私企又與縣一級官員勾結,層層官商構成一個巨大的腐敗網路。中共不打散這個網路,無法承受即將來臨的社會動蕩。 

作者認為,改革開放四十年,官商勾結是常態,本來各自發財心照不宣,現在國庫干塘,收割私企是當務之急,官商兩造都不會有好日子過。杭栦解決了,浙江省會緊跟在後,然後全國各省市也會有樣學樣,照辦煮碗。習近平在二十大之前,把整個官場都改造成清一色忠誠的習家軍,私企老闆一概自動獻身以私奉公,以解政府燃眉之急。 

中國如何迫使美國「亮底牌」? 

香港《端傳媒》發表文章《清晰與模糊之間:美國在何種情況下會出兵防衛台灣?防衛範圍是多大?》,作者黎蝸藤指出,美國通常情況下對盟友的戰略模糊是常態,戰略清晰反而少見。對美國而言,戰略模糊既有政治利益上的考慮,也有國際法上的考慮。美國戰略模糊在東亞地區特別明顯。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模糊化了「台灣本部」的最終歸屬,也同時模糊化了「台灣外島」的最終歸屬。 

文章說,對中國而言,也有不少人主張,迫使美國「亮底牌」才應該是現在的追求。可想而知,中國在未來幾年會不斷測試美國的軍事底線,最可能的目標就是「狀態模糊」的「台灣外島」。《經濟學人》認為台灣是全球「最危險」的地方,軍事衝突高風險,其實「台灣外島」才是。如果中共要攻打台灣外島,相對金門馬祖而言,東沙島和太平島都是中台衝突的「高危地帶」。這兩個島嶼都沒有非軍人以外的常規居民,中共攻打此兩島都不用考慮「人道主義危機」。這兩個島嶼都遠離台灣,防衛能力均不堪一擊。如果中共要進攻,台軍甚至不可能撐到美國支援。 

作者認為,東沙和太平島之間,東沙更可能是目標。東沙沒有「國際領土爭議」,在國際關係和國際法上其他南海爭議方都沒有抗議的理由。在軍事戰略上,東沙島還位於進出南海門戶,中國若在此駐軍,將可威脅各國艦隊(特別是海軍強國)在東北面進出南海。相反,太平島牽涉其他國家的主權爭議,對主權爭議方而言影響會更大。而且,由於中國已在南海建造多個人工島,太平島的軍事價值反而沒有這麼大。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