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災害

爆炸源於中國傾銷化肥?貝魯特慘案的疑問與傳言

Uta Steinwehr | 文山
2020年8月7日

根據當前調查訊息判斷,此次威力巨大的爆炸來自於堆放於倉庫中的2700餘噸硝酸銨。但是它們為何長期堆放在安全措施不足的倉庫裡?這些危險品到底和中國有沒有關係?這些問題,暫時都還沒有答案。

https://p.dw.com/p/3gY8Q
Libanon | Gewaltige Explosion in Beirut
爆炸瞬間升起了紅色蘑菇雲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 Haidar

(德國之聲中文網) 爆炸發生在黎巴嫩當地時間8月4日傍晚18時左右。當時,港口區域先是發生了一次規模稍小的爆炸,隨後的火災又引發了第二次規模更大的爆炸。根據黎巴嫩官方的數據,截至周四,死亡人數已經攀升到了137人,傷者約有5000人。

黎巴嫩總理迪亞卜(Hasan Diab)披露,威力巨大的爆炸來自於2750噸硝酸銨。他表示,這些硝酸銨多年前被收繳,六年來一直存放在貝魯特港口區的一間倉庫中且沒有安防措施。迪亞卜在電視講話中承諾,事故責任人將會被繩之以法。不過,他並沒有交待倉庫內的危險品是如何被引燃的。

德國凱澤斯勞滕理工大學的化學家、爆炸物專家科赫(Ernst-Christian Koch)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電視畫面中可以看到爆炸現場升起了一朵紅色蘑菇雲,這是「典型的硝酸銨爆炸特徵」。

Libanon Beirut Ausmaß der Zerstörungen nach Explosion im Hafenviertel
滿目瘡痍的市區圖片來源: Reuters/M. Azakir

爆炸物來自中國傾銷化肥?

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稱,2013年一艘摩爾多瓦籍貨輪原本要將2750噸硝酸銨從黑海沿岸的喬治亞运送到東非的莫桑比克。至於這些硝酸銨為何被黎巴嫩當局收繳,目前說法不一。

中文傳媒圈內,以香港《蘋果日報》為代表的一些媒體猜測,貝魯特爆炸慘案可能與前幾年中國硝酸銨產能過剩有關。不過,這些猜測並沒有給出比較可靠的事實依據。德國之聲也無法核實從喬治亞启運的這批硝酸銨最初是否來自中國。

硝酸銨是一種常見的化肥。根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的統計,由於中國國內市場一度緊缺化肥,包括硝酸銨在內的中國氮肥產能2005年後出現了快速增長,並且在2013年前後轉而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同期,中國的硝酸銨出口額也在快速增長。此後,中國經濟主管當局採取了一系列削減產能措施。

在中文社群網站上,還有一種說法稱,這批硝酸銨是中國借「一帶一路」向黎巴嫩輸送的過剩化肥。不過,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2014年前後剛剛成型,在化肥運抵貝魯特港的2013年不太可能會有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操作。而且,黎巴嫩正式與中國簽署有關「一帶一路」的雙邊協議是在2017年。

危險品為何長期存放在港口?

黎巴嫩周三(8月5日)召開內閣專門會議後,港口的幾名負責人已經被當局下令軟禁,以便調查危險品長期存放港口的原因。

黎巴嫩外長韋貝(Charbel Wehbe)8月6日在接受法國Europe1電台採訪時表示,新組建的調查委員會必須在4天時間內出具一份詳細的報告,明確誰應該為事件負責。

法新社則從黎巴嫩當局內部人士處獲悉,存放硝酸銨的倉庫建築年久失修,事故前牆體上佈滿裂紋。內部人士還披露,在聽聞一些傳言後,安全部門曾經在2019年對這座建築進行過調查,並且在調查報告中指出,倉庫記憶體放的危險品必須移走。

危險品為何被引燃?

德國建築防災專家格貝肯教授(Norbert Gebbeken)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硝酸銨一般不會在炎熱的夏季發生自燃,「但是只要有一枚火花,就能引爆。」格貝肯表示暫時無法判斷引燃物。

法新社在採訪了多名爆破專家,他們根據電視畫面猜測,來自於硝酸銨的第二次爆炸由第一次較小規模的爆炸引發,也有可能是第一次爆炸後被點燃的煙花爆竹誘發了第二次爆炸。法新社還從黎巴嫩安全部門內部人士處獲悉,工人們可能在破敗的倉庫內進行修繕工作,從而不慎引發了爆炸。

按照正常的安全標準,硝酸銨絕對不能存放在易燃物或者熱源附近。漢堡大學的化學家希默爾(Mirko Himmel)對德國之聲表示,硝酸銨爆炸可以產生巨大的威力;他認為,事故確實很可能是因為危險品存放不當引起。

美國總统川普周二曾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爆炸可能是一次襲擊,並稱消息來源是美軍將領,但是沒有拿出具體的證據。英國政府、德國政府則都表示,在調查結果出爐之前,不應過早猜測。一名不願具名的美國國防部官員則對美聯社表示,一切情報都顯示,此次爆炸很可能就是因為危險品儲存不當引發。

爆炸威力有多大?

此次爆炸威力巨大,240公里外、與黎巴嫩隔海相望的塞普勒斯民眾也能聽到爆炸聲響。地震監測部門表示,此次爆炸相當於3.3級地震。爆炸還引發了猛烈的衝擊波,附近的一些房屋直接因為衝擊波而坍塌,港口內停泊的一艘大型游輪也因此沉沒,造成兩名船員喪生。

Japan 75 Jahre nach Hiroshima
1945年8月6日美軍向廣島投放的原子彈,威力相當於近20000噸TNT當量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iroshima Peace Memorial Museum

根據初步的測算,第二波由2700多噸硝酸銨引發的爆炸,相當於1100多噸TNT爆炸當量,已經超過了一些小型核彈。歷史上,曾有過多次因硝酸銨引發的嚴重爆炸事故,最近的一次是在2015年的天津,規模約為400餘噸TNT爆炸當量。

貝魯特省長阿卜德(Marwan Abbud)估計,至少有30萬居民在此次爆炸中失去了自己的住所,經濟損失至少達30~50億美元。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