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為何男性會在網上「露鳥」?

Sascha Schüler
2020年8月23日

無論是在交友聊天室或在App中,常有女性莫名其妙收到男性發來的生殖器照片。雖然幾乎沒有針對此類現象的科學研究,但有學者做出了一些推測。

https://p.dw.com/p/3ZiIy
Schreckensnachricht empfangen Symbolbild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 Klose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二月,一起性醜聞震驚了法國政壇。巴黎市長候選人本傑明‧格裡沃(Benjamin Griveaux)宣佈退選,起因是網上出現一段疑似是格裡沃自慰的影片。據信格裡沃是將這段影片寄給女友。格裡沃至今並未證實或駁斥影片是否出自他本人。雖然這段影片顯然是雙方你情我願,不過男性在未經詢問下就將自己的生殖器圖像寄給女性,在電子化時代已經成為常見現象。   
根據英國民調機構YouGov的調查,2017年有53%的年齡介於18和54歲的受訪女性收到過「露鳥照」。35歲到54歲的年齡段中也有35%的受訪女性收過此類照片。
基本上,將私密照寄給伴侶並不算是下流的行為,反而可以視為一種情趣。社交軟體Snapchap就提供了一個極為實用的「閱後即焚」功能。通過Snapchap傳送的圖片在對方接收後便會自動刪除。
儘管如此還是有四分之三的女性表示,在未被徵求意見的情況下就收到此類照片,例如在聊天、線上交友的應用中,或是通過蘋果的「隔空投送」(AirDrop)等公開分享功能。
何謂「網路暴露」? 
是什麼原因誘使男性將生殖器照片傳送給陌生女性呢?一份加拿大去年所作的研究提供了初步解釋。雖然這樣的行為近似於一般的暴露狂,但此前尚未有針對「網路暴露」的心理研究。
1087名男性匿名填寫了網路問卷,問卷調查了傳送暴露圖片的動機,以及期望對方做出哪些反應。此外,受訪者還完成了一份調查問卷,以評估其自戀、暴露狂或性別歧視等傾向。
受訪者給出的最常見動機是一種「交易思維」:男性寄出照片是期望能收到類似的圖片。他們將自己的性偏好傳達給對方。第二個常見理由是尋找性伴侶。
問卷還顯示出其它原因,部分原因已在人們的預料中:承認自己曾經未經同意就寄出照片的男性,其自戀或者性別偏見程度更高。擁有明確仇恨女性情結的比例較低,研究人員只察覺大約6%的受訪者有此傾向。研究人員表示,多數人的行為可歸納為「錯誤認知」而非「充滿仇恨」。
對女性的誤解 
2019年初,莫雅‧薩爾納(Moya Sarner)在英國《衛報》上也發表了一篇文章並做出類似的觀察結論。她在社交平台Reddit的電子佈告欄上單刀直入地向男性提出為何要寄生殖器照片的疑問。這一提問引來了大量踴躍答覆。她發現,男性發送私密處照片的動機各有不同。有人因為對缺乏自信期望獲得他人對自己身體的稱讚,有人借此獲得性刺激,也有人希望亂槍打鳥地寄送照片總會有女性會「上鉤」,進而有發生關係的機會。
2016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戴維‧萊(David Ley)在一篇文章中試圖以學術角度分析這個現象。由於截止去年為止尚未有實證研究,戴維‧萊只能通過比較和推測做出結論。但最新的加拿大研究報告已經能確認,男性的行為經常是源於對女性「性趣」的誤解。
各式動機 
根據戴維‧萊分析,在匿名的環境中,尤其是男性會更有探討性相關話題的傾向。此外,男性的求偶行為總是帶著大膽和魯莽,即使是負面的關注也總比沒有好。
最終,女性的拒絕是核心因素。一方面有男性會因想到會被對方拒絕而興奮,另一方面也有男性害怕被拒絕。所以男性希望在初次實際接觸前先進行試探,看看女性是否覺得他們的身體具有足夠的性吸引力。戴維‧萊表示,即便在網路上遭到拒絕,也比在現實生活中容易接受。
研究結果指出,未徵求對方同意就發送不雅照的行為,主要是因男性對女性偏好的理解不足。男性們自認為照片很有意思,所以收到的女性理當會喜歡。「初犯者」通常不會意識到,情況可能根本不是如此。這些男性缺乏必要的引導及解答。因此,年輕男性應該被教導坦率表達自己的感受及喜好。
收到不雅照怎麼辦? 
收到不雅照的女性通常會選擇忽視照片,以免再引起寄送者的注意。其實女性可以有其它的選擇,以不同的方式令寄照片的男性清楚理解她們的感受。受害女性可以將事情公開,甚至採取法律行動。根據德國刑法規定,未經同意就向對方寄送此類照片是觸犯傳播淫穢物品罪的行為,將面臨罰金及最高一年有期徒刑。
此外,推特手機應用程式推出的一項功能也有助於保護女性不受「露鳥照」所擾。推特的新附加功能safeDM能通過人工智慧,過濾掉個人通信中的不雅圖片。

Deutschland Köln Prozess um Hacker-Angriff auf Telekom-Router
在德國,未經同意就向對方寄送不雅照片觸犯傳播淫穢物品罪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Becker
Cyber-flashing Symbolbild
在公共空間也會有人通過匿名分享的功能向他人發送不雅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mpics/K. O'Con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