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法國大選:保守派與社會黨的對決

Stefanie Markert2007年4月23日

在法國總統首輪選舉中,保守派代表薩爾科奇以及社會黨人羅亞爾獲得了超過其他候選人的選票,得以進入5月6日的第二輪選舉。52歲的薩爾科奇得票率超過30%,53歲的羅亞爾得票率將近26%。據估計,法國85%的選民參加了此次投票,創下40年來最高紀錄。5月6日的投票在某種程度上將是一次全民公投。

https://p.dw.com/p/AHpy
圖片來源: DW

民意調查員這次沒有搞錯。在第二輪總統選舉中薩爾科奇將與羅亞爾展開對決。在第一輪投票中薩爾科奇略微領先。支持者一邊口中喊著「薩爾科奇總統」,一邊把自己的偶像推到了麥克風前:「總統選舉首輪投票是我們民主的一次勝利。法國選民踴躍參與投票顯示出,他們希望自己參與決定。選民將我推到第一位,將羅亞爾女士推到第二位,這證明了,他們希望結束兩種國家理念,兩種政治價值體系的論戰。」

薩爾科奇希望全體法國人團結起來,將法國變成一個新的人人參與的兄弟般的共和國。但社會黨人認為,薩爾科奇的夢想可能變成一場惡夢。羅亞爾在首輪投票結束後表示:「您們賦予了我崇高的責任,讓我為社會轉型,為法國復興繼續戰鬥。」

共產黨人、綠黨成員以及托洛茨基主義者已經呼籲自己的支持者在第二輪選舉中將選票投給羅亞爾。但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中間派候選人貝魯的6百萬選民。貝魯的得票率名列第三,他希望像德國一樣建立由左派與右派共同執政的大聯合政府。迄今為止,貝魯的態度仍然謹慎。「法國的困境比獲勝的兩個大黨所設想的更加嚴重。我們無法將法國從這樣的困境中解放出來。這樣的局面令很多男性和女性受苦,他們需要我們的協助而不是黨派之爭。我們需要巨大的轉變。我希望更新法國的政策。如果今天不行,就在明天。」

此次選舉最大的失敗者是極右翼候選人讓-馬利•雷朋。他在2002年的選舉中進入了第二輪,但此次卻只名列第四。薩爾科奇贏走了雷朋的大量支持者,並且將愛國主義和民族同一性作為了自己的競選主題。雷朋對此的反應是:「我錯誤地估計了形勢。我本來認為,法國人非常不滿。我們有7百萬貧困人口,1400萬正在變窮的工人,以及25億歐元國家赤字。但是我錯了。法國人覺得幸福。他們再次把票投給了應對法國現狀負責的黨派。我擔心,這種狂熱不會持續太久。」

現在薩爾科奇和羅亞爾都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多的選民。社會黨人打出了「一切除了薩爾科奇」的口號。因為薩爾科奇的雄心以及強調法律與秩序的風格令很多法國人擔心。5月6日的投票在某種程度上將是一次全民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