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沙烏地與中國:新交的好朋友?

Cathrin Schaer
2022年3月27日

這個中東國家正向中國示好。這有可能大損它和美國之間的長期良好關係。裂隙有多大?

https://p.dw.com/p/48qwF
China I Kronprinz Mohammed bin Salman in Peking
習近平2016年會見前往北京訪問的沙烏地王儲薩勒曼圖片來源: Bandar Algaloud/A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華爾街日報》報稱,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最早可能在今年 5 月就應邀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報導說,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也表示,有可能允許中國以人民幣而非美元支付石油 。 

沙烏地石油出口的四分之一輸往中國。今年頭兩月,該國已超越俄羅斯成為對華出口石油最多的國家。

時值俄羅斯持續入侵烏克蘭引發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世界各國在衝突中的不同站隊,這一消息引發人們對沙烏地可能最終站到俄羅斯一邊的憂慮。 

允許以人民幣支付石油有助於建起一平行的國際支付系統,在這一系統裡,人民幣變得與美元一樣重要,而這又將有助於俄羅斯逃避制裁,因為,這個入侵國亦可能使用人民幣。中國在公開場合下稱,面對衝突,持中立立場,但外界普遍懷疑,中國正偷偷支持俄羅斯。

沙烏地真會允許人民幣作為支付手段? 

專家認為,沙烏地領導層的聲明多半是對其西方盟友施加壓力的一種方式。 

事實上,正如國際著名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 (ECFR)  2019 年發表的《中國在中東的大博弈》( China's Great Game in the Middle East )的政策簡報中所論,沙烏地人以前就這樣做過。 該機構分析家們指出,中國常被沙烏地用作"討價還價的籌碼"。他們寫道,例如,"沙烏地記者卡舒吉 (Jamal Khashoggi)被害數月後,沙烏地王儲薩勒曼( Mohammed bin Salman )便似乎利用他的亞洲之行影響了美、歐國家有關對其國家軍售的辯論 。"

Saudi Arabien | Kronenprinz Mohammed bin Salman
因記者卡舒吉 2018 年被殘忍謀殺,沙烏地遭國際社會譴責圖片來源: Depo Photos/abaca/picture alliance

對沙烏地的壓力何在? 

美、歐一直試圖獲得沙烏地的支持。上星期,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格克( Brett McGurk )便到訪這個海灣國家,英國首相約翰遜亦然。 

不過,迄今為止,美國和歐洲官員是希望說服沙烏地增加石油產量以緩解油價,但未成功。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一樣,沙烏地是擁有閒置產能的少數石油生產國之一。若全球市場上有更多石油,便有助於緩解油價。由於俄羅斯石油供應銳減,國際油價升至創紀錄高位。 

無報導顯示,最近的這些同沙烏地官員的會談是否涉及以人民幣支付石油問題。 

然而,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駐柏林辦事處的訪問研究員比昂科( Cinzia Bianco )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即使西方外交確實成功地讓這些國家參與進來,他們(沙烏地官員)也擔心,中東未來注定會變得不那麼重要,而不是更重要。" 這指的是美國轉向亞太地區並遠離化石燃料。

Saudi-Arabien Riad | Besuch Boris Johnson, Premierminister Großbritannien | mit Mohammed bin Salman, Kronprinz
 上星期,來訪的英國首相約翰遜向沙烏地王儲致意圖片來源: Stefan Rousseau/REUTERS

海灣地區問題專家比昂科在上周發布的一份簡報中解釋說:"它們(海灣國家)認為,華盛頓提供的東西和威脅都比以前少了。" 她寫道:"海灣君主國拒絕與美國和歐洲站在一起反對俄羅斯。這同俄羅斯無關,而是要在新的多極世界秩序下,使用交易手段保護國家利益。" 

中國介入程度如何?

這就是中國介入之點。沙烏地和北京之間的關係已深化數年。 2020年,沙烏地成為中國在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進出口總額超過670億美元(606億歐元)。

此一紐帶通常基於互惠互利的經濟關係,並凸顯了中國投資兆美元、促進貿易的"一帶一路"倡議和沙烏地自己的現代化項目"2030 年願景"(Vision 2030)之間的互補作用。

鑑於歐洲諸買家正更多轉向太陽能和風能,和將成為天然氣和石油長期買家的國家打交道好處明顯。

"2030 年願景"的一部分涉及使沙烏地為石油不再那麼重要的未來做好準備,其中一個方面是提高沙烏地作為中東物流中心的潛力。 "一帶一路"倡議恰正符合這一點,中國和沙烏地建有所謂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儘管像比昂科這樣的專家告誡,不要稱兩國為"盟友"。

UAE | Saudi Arabien Messe Stand auf der Gitex Messe in Dubai
「2030 年願景」為沙烏地帶來了一些改變,但這其中並不包括人權等領域。 圖片來源: Karim Sahib/AFP/Getty Images

一些分析人士新近表示,中國與中東的關係正進入新時代。  

今年1 月,華盛頓中東研究所非常任學者耶利內克( Roie Yellinek ) 觀察到,該地區的一些外交部長當月前往中國。 "2030 年願景" 開放了沙烏地生活的某些部分,但在人權等方面上,保持不變 。耶利內克在研究所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事實上,訪問中國的是外交大臣,而不是貿易或經濟部同僚,它顯示,聚焦點有了轉變。經多年以經濟為導向的聯繫……最近的事件清楚地表明,一個更加關注地緣政治的新時代已經開始。"

它涉及中沙關係中日益增長的軍事成分。根據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 2 月份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2016 年至 2020 年,中國對沙烏地的武器出口增加 386%。中方先向沙烏地出售彈道導彈,然後協助該國自行生產。  

值得注意的還有:中國人善於同美國人不善對付的領導人打交道。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分析師在 2019 年的政策簡報中有如下解釋:"中國的威權資本主義模式吸引了眾多中東政權,它們把與中國的合作視為抵制西方追求治理改革和人權問責制壓力的一種手段。"  

BG Nuklearwaffen | chinesische Dongfeng-41 Raketen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最多樣化的導彈武庫圖片來源: Zhang Haofu/Xinhua/picture alliance

美元末日?  

大約4年前,沙烏地人首次建議北京以人民幣支付石油費用。不過,經濟專家們相信,即使發生這種情況,短期甚至中期內,不太可能對外匯市場產生多大影響。石油貿易多以美元計價,要擺脫這一點,會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  

分析人士還指出,即使沙烏地和中國的全部貿易都以人民幣支付,也僅相當於每個工作日約 3.2 億美元(2.89 億歐元);而全球以美元計價的每個工作日貿易額約為 6.6 兆美元(6 兆欧元)。  

然而,從長遠看,人們擔心終會出現一個使用人民幣作為替代貨幣的全球平行外匯兌換系統。有報導說,印度亦在考慮使用人民幣從俄羅斯購買石油,以免遭國際制裁。  

一些分析家認為,這是中國防範受西方制裁的一條途徑,以免遭俄羅斯現在那樣的命運。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