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沙烏地尋求發展非石油工業解決就業危機

2002年4月10日

沙烏地阿拉伯因為擁有石油而富國,但是它在過去的幾年中財政負債纍纍,失業問題十分嚴重。

https://p.dw.com/p/24g8
沙烏地:發達的石油工業工業背後是百分之三十的高失業率。圖片來源: AP

沙烏地阿拉伯在過去幾年中負債纍纍,因此每一個石油美元都很寶貴。不僅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裝備需要資金,支付利息也是一大筆開銷。沙烏地經濟的80%仍然依靠石油收入,因此,一桶原油的價格降低一美元也就意味著原本就十分緊張的財政收入又出現一個窟窿。從理論上來講,沙烏地國王可以引入所得稅或增值稅,或者不再實行免費醫療,而讓國民自己承擔一部分醫療費用。但是,這一切對沙烏地人來說都是陌生的,很難得到實施。鑑於這样的情况,沙烏地阿拉伯不得不另找出路,其途徑就是發展非石油工業,以此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按照官方的統計,沙烏地本國人中的失業率高達30%,事實上的情況可能還要糟糕。而外籍勞工則佔沙烏地就業人口的近40%。然而,能夠不用工作的沙烏地人如今日漸減少。解決就業問題的辦法只能是加強經濟活力。為此,沙烏地需要一種新的企業主文化,需要獨立經營的企業文化,讓更多的年輕人在相應的框架條件下創建自己的公司。沙烏地需要簡單技術工人。現在的情況是,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很多,而鉗工,白鐵工這樣的技術工人卻供不應求。

為了增強這樣的工種對沙烏地本國人的吸引力。政府和私營經濟不僅加強了對人員的培訓,還通過設立一個基金提高從事這些職業的沙烏地人的薪水收入。在沙烏地,雇傭一個沙烏地人比雇傭一個外籍工人開銷高出一倍。近年來,沙烏地人口急劇增長,25歲以下人口已佔總人口的60%。鑑於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的沙烏地人湧入就業市場。

此外,沙烏地要想和全球化接軌,教育在其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對此,培訓方面的計劃很重要,教育必須跟上由沙烏地領導層啟動的開放進程。否則,改革的願望就不能長久下去。

沙烏地保守的宗教勢力對改革製造了強大的阻力。如果這樣的勢頭繼續下去,儘管沙烏地王室有開放的願望也將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