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民怨之下 上海開始探索「軟分隔」的可能

2022年4月25日

在上海,新冠防疫管控繼續,大部分居民仍未解封。不過楊浦區開始嘗試「三區劃分」下的「軟分隔」,探索「全域靜態管理」之外的可能。一位上海女性說:「雖然我還封著,但高興得哭了起來」。

https://p.dw.com/p/4AO3C
4月1日3時起,上海黃浦江以西開啟全域靜態管理
4月1日3時起,上海黃浦江以西開啟全域靜態管理圖片來源: Andrew Galbraith/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目前,中國仍在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措施。不過,當局開始考慮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新冠管制措施。據「第一財經」等中國媒體報導,上海楊浦區正在探索推進「三區劃分」精細化工作,以便「進一步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其中同濟新村居委會嘗試在大型居民區中做「軟分隔」。

報導稱,在4月25日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楊浦區副區長祁克萍介紹了「軟分隔」措施,稱這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防疫,通過原有小區道路、綠化帶等自然分隔,將涉疫樓棟及附近居民樓根據實地情況『打包』成小的封控區進行嚴格管理,其他區域則為管控區」。目前,上海按照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實施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

專家:封控區「不能鎖死焊死」

多位專家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在封控區管理中,尤其要重視防範火災、搶險救援等緊急狀態時的風險隱患,「特別是那些硬隔離設施一定不能鎖死、焊死,務必留出快速撤離逃生通道」。此外,封控管理需要對居民服務進一步改善,「真正服務到戶」。

路透社報導指出,一些上海居民希望,如果細化的防疫措施在楊浦區被證實是有效的,能將該政策擴展開來。

上海長寧區一位女士對路透社說,楊浦的消息讓她重新燃起了希望,雖然她不確定是否能夠真正實現。她通過微信說:「雖然我現在還被封著,但還是高興得哭了起來.」

新冠讓上海付出的代價

「潤了嗎」、「偷著樂」和「全域靜態管理」

在被網民戲稱為「魔都「的中國商業中心上海,大部分人目前仍沒有解封、無法自由出門、出小區。上周末,當局用綠色圍欄封鎖了一些街區,引發民眾的不滿和抗議。

延伸閱讀:鐵網封樓! 上海「硬隔離」措施再添民怨

長達數周的隔離讓很多居民面臨收入損失、家庭分離以及吃飯難、看病難等問題。社媒上,民眾表達失望、焦灼和沮喪的內容比比皆是。對於上海未來能否留住精英和投資者的討論,也成為輿論關注的話題。

延伸閱讀:上海移民查詢急增 用腳向封控說不?

在這樣的背景下,「潤」成為網路流行語,在微博等社媒上,經常可以看到 「潤了」、「快點潤」的說法。 「潤」的拼音是「run」,相當於英語 「跑」的意思。 「先潤了」就是「先跑了」的說法。

《聯合早報》在4月22日「下午察」也關注了這個網路流行語,指出 「潤了」也有「跑去更好的地方」這一深層含義。

此外,中國網民們常用的流行語還包括「偷著樂」以及「好日子還在後頭呢」。這兩句都是反語。其中「偷著樂」來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一場記者會所說的「疫情期間生活在中國,你們就偷著樂吧」這句話,而民眾用這句話表達對官方的諷刺與批評。

中國官方近來也引入一些新詞匯。繼之前的「時空伴隨者」後,開始對封城使用「全域靜態管理」的說法。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在北京,民眾開始大規模採購、囤積物資,為有可能的「全域靜態管理」做準備。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封控下的上海